


当地时间10月29日晚,韩国首尔龙山区梨泰院发生大规模踩踏事故,截止2022年11月13日,梨泰院踩踏事故中造成的死亡人数升至158人(包括4名中国公民),192人受伤。
据韩媒报道,当晚,梨泰院举行万圣节派对,附近聚集人数据推测约10万人,伤亡者大多数是前来参加派对的年轻人。事后参加派对的人向媒体反应,活动前有戴着面具的陌生人向年轻女孩派送免费糖果。事后,驻韩国使馆特此提醒在韩中国公民:重视人身安全。主动避开人员集中地带,不盲目跟风参加大型群体性活动,警惕陌生“糖果”及“饮料”。
韩国警方透露,此次事件是否有“糖果”推波助澜,是否掺有致幻剂或者毒品还需要由韩国警方进一步调查,但是毒品伪装成为“糖果”的案例已经数不胜数。作为一名禁毒社工,在10月底了解了事故后就一直关注着后续的报道,看到了这一系列后续报道后,马上想到了自己工作中曾经多次宣传的毒品陷阱。这些“糖果”包装配上可爱的卡通形象,包装与市面上的糖果无异,非常容易混淆。不同“糖果”当中会添加不同的毒品成分,这些新型毒品都会导致人体亢奋、偏执并会制造幻觉,诱发各种暴力行为,甚至伤害自己和他人,对社会公共安全产生威胁。
除了糖果,现在的新型毒品有了更多的伪装,第一特征就是将毒品饮食品化。此类毒品大多采用饮食方式使用,如棒棒糖、奶茶粉、速溶咖啡、巧克力、酒等等,服食方式非常简易。第二特征:外观迷惑性强包装与正常零食非常相似,在灯光昏暗的场所很难辨认真假。
但是,大家看到这些新型毒品伪装的几乎以假乱真,也不必过度惊慌,甚至害怕自己会不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误买了这些毒品。
1、在警方和海关的大力打击下,国内这些毒品的销售渠道非常有限,普通人无法接触到。
2、毒品的贩卖成本很高,普通人无法用正常的价格买到这些食品和饮料,如果有人高价向你推销,那时才需要引起警觉。
然后,大家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定就能远离毒品威胁:
1. 远离不健康的朋友圈
远离非正规的娱乐场所,尤其是不要食用陌生人提供的来源不明、真假难辨的食品或饮料。
2. 仔细辨别外包装
警惕娱乐场所、酒店以及陌生人提供的零食,应仔细观察包装,包括生产厂家、日期、基本成分、食用方法等。如果离开座位再次回来后,不要再次食用或饮用无人照看的食品饮料,未拆封的食品也要仔细观察是否有开过封的痕迹或针孔等。
3. 发现毒品立即报警
一旦发现毒品必须立即向警方举报,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尝试,更不要盲目追求刺激赶时髦,否则遗憾终生!
嘉定工作站外冈镇社工点 朱颖茜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