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毒品与艾滋病“为虎做伥”
吸毒人员感染艾滋病有两种主要途径:一种是之前吸食海洛因的人员,多是通过静脉注射,因为共用针具感染,属于血液传播的一种。上海市相比全国其他地方因为共用针具感染人数是偏低的,这与上海市很早就推行针对阿片类物质成瘾的美沙酮维持治疗有很大关联。另一种是吸食新型毒品而导致的性传播,该类人员呈逐年增多趋势。吸毒本身不会感染艾滋病,但是吸毒后的不安全性行为导致艾滋被感染的风险巨大。
人们在吸食新型毒品后,容易产生性兴奋,诱发性冲动,自我约束下降,容易导致高频率、长时间的无保护性行为,甚至是群体性行为,这都大大增加了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他因吸毒而感染艾滋病
90后的小A,是一位男性同性恋,通过社交软件寻找性伴侣。开房、“溜冰”(吸食冰毒)、多名性伴、不使用安全套,久而久之小A不幸被确诊为艾滋病。小A不敢告诉父母,感觉自己就要死了,情绪糟糕到极点,精神压力非常大。禁毒社工和疾控医生打他电话,为其进行利弊分析、一起探讨生命的价值,鼓励其树立生活信心。在禁毒社工温暖、尊重和真诚的帮助下,小A积极接受治疗、坚持服药,身体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工作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小A说:吸毒后意识混乱、情绪亢奋,就不会考虑使用安全套,也不管对方是否有病,这就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其他的几位服务对象也说:他们感染上艾滋病与其吸毒有很大关系。吸毒和艾滋病被称为孪生兄弟,所以预防艾滋,同时也要远离毒品。
艾滋病不能治愈,预防是最好的疫苗,禁毒防艾意义深远。
首先,身为禁毒社工呼吁大家远离毒友、毒品,远离可能涉毒的高危情景。曾有一个19岁的小女孩在城市里打工,在酒吧里面喝了陌生人提供的饮料,然后就迷迷糊糊跟男人开房走了……第二天她醒来时,男人已经离开了,小女孩感觉头疼得厉害,她害怕误食了毒品。而禁毒社工还担心的她被传染上艾滋病,提醒她要去做艾滋病的检测。
其次,提醒大家要正确使用安全套。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的最后一道屏障,禁毒社工一直提醒服务对象正确使用安全套的重要性,于己于人都是一层保护、一层预防。
然后,加大对毒品、艾滋病的预防宣传,增强大家的拒毒防艾意识。禁毒社工在开展学校、工地、社区禁毒宣传时,会同步开展防艾宣传,发挥同伴教育作用,对高危场所、高危人员开展宣传。
不管是吸戒毒人员,还是艾滋病患者,他们都是病人,他们也是受害者。希望社会能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他们也需要爱。艾滋病不容轻视,艾滋病人也不要备受歧视。
自强虹口欧阳路社工点 耿军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