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同一场漫长的旅程,其中充满了无数的分叉路口,每一个路口都代表着一个选择,一个可能影响我们一生的抉择。这些抉择或大或小,或轻或重,但无一不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勇气和决心。在决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在众多的选择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让它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清醒和独立。
小俭就是在青春年少时期决择出了问题才导致今后的人生不如人意。他的母亲有制衣的技术,在当地小有名气,小俭从小看母亲做衣服长大,慢慢的也喜欢上了这门手艺,初中毕业他就放弃继续学习的机会在家跟着母亲学手艺。当时手艺人的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作为单亲家庭的母子俩在当时靠做衣服能有不错的收入,生活品质远超一般家庭。做手艺工作是比较枯燥的,加上家庭经济条件不错,小俭在学成后的工作态度也悄悄发生着变化,因为背后有母亲托底他也不愁会来不及交货。几年坚守后开始留恋外面的花花世界。几个游手好闲的同学经常来家里找他外出玩,母亲看他每天对着缝纫机担心他与社会脱轨也支持他外出散心消遣,可母亲不知道的是就是她的这种宠溺造成了儿子后来不可收拾的悲惨遭遇。
在同学朋友的劝解下小俭也开始大胆尝试新鲜事物,喝酒、唱歌、跳舞、广交朋友,他开始认为这样能拓宽自己家的业务,其实是在将自己推上一条不归路。迪厅里那种激情的音乐和吸食毒品后歇斯底里的蹦跳让他第一次感受了朋友嘴里的逍遥,次数多了他就开始上瘾,无心再踩缝纫机和母亲一起静心制衣,成天想方设法要溜出去玩,寻找所谓的生活刺激。母亲想儿子成家了可能会有所改善,随后就抓紧撮合小俭谈恋爱结婚。可是毒瘾怎么能通过婚姻来戒除呢?只能增加另一半的痛苦。小俭的妻子在生了儿子后才发现丈夫原来是个瘾君子,后悔自己嫁给了一个瘾君子,夫妻感情一度恶化,在婆婆的周旋下虽然没有到离婚的地步但不知悔改的丈夫让她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最终她还是选择了净身离家出走,远离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妻子的离开没有激发小俭的斗志,反而让他更加自暴自弃,还沾染了赌博的恶习,他的母亲也备受打击,原本殷实的家境也被折腾得一贫如洗。母亲整天以泪洗面,还要帮小俭带孩子,家里的生意也因为小俭涉毒而越来越差,入不敷出根本不能维持家庭开支。母亲最后无奈只能选择报警,让警察去教育儿子。
被查处后,小俭仍然认为自己没有错误,是母亲的强势、妻子的势力眼让他对生活缺乏信心,就想享受毒品带来的刺激和逍遥。劳改一年回家没几天又复吸了,对社区民警和禁毒社工的态度非常抵触。第二次劳教后的戒毒意愿稍微有所改善,但还是对自己的行为没有真诚的悔改之意,强制隔离戒毒的成效一般。第二次社区民警、禁毒社工、禁毒办专职工作人员和家属一同到戒毒所接他回家。可能是这么多人隆重地去接他回家让他感受到了久违的亲情,他泪流满面,对母亲说他错了,接下来他要好好做人,不让母亲再担忧了。
这次出所后他主动到禁毒办签订社区康复协议,并承诺自己接下来会严格按照协议完成相关的检测和帮教工作。社工到他家中走访时看到他在帮母亲打下手,表情很坦荡,没有了之前那种抵触很不耐烦的神情。他跟社工说:“劳教时每天干活习惯了,回来没事做特别无聊,今天母亲接了点活他就帮忙一起干,这样母亲能省力点。”社工对他说这样挺好的,既解决了无聊情绪又帮母亲完成了任务,一举两得。他还和社工聊到了自己的儿子,说这几年自己都没好好关心孩子,但小家伙在母亲的教导下成绩还不错,平时学习比较用功,他很欣慰。社工问及他有什么需求时,他就说现在全家三个人靠母亲一点退休金太困难了,希望社工协助办理低保。社工向他介绍了帮困政策,请他提供银行卡号,协助申请帮困金打到他卡上,帮助他缓解目前的困境。临走时让他准备好家里的水电费单据、家庭收入证明、户口本等一同到居委会去申请低保。
后来为了缓解家里的经济问题,小俭出去打零工了,帮人家看麻将馆。开始的时候还挺好的,时间长了他就开始在麻将馆放高利贷,收益很高风险也很大。开始挺赚钱的,后来有一笔本钱都没收回,等于没赚钱,吃了大亏。社工和其母亲都劝他好好找个工作做,干这种违法的事情会出事的,他听劝了,找了份安稳的工作并在工作期间结识了现在的妻子,两人相处彼此了解后领证结婚了。婚后小俭又经历了失业,他觉得给人打工还不如自己搞点副业,打算在家里开个棋牌室,正常的收入足够维持家庭开支,他也不用外出工作。这个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在后来的经营过程中他自己除了给客人准备茶水基本不打麻将,有空就给母亲打下手制衣。这样平静的日子一直维持到现在。这几年他还学会了做饭菜,平时负责给家人做好一日三餐,得到了家人的肯定。
小俭回想着自己这些年的生活,有过无数次的决择,好的不好的,都给他的生活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最后他选择最平凡的那个自己,每天围着家人的一日三餐,充满烟火气的生活状态让他的内心开始充盈,生活反而活力四射。他告别了损友、决裂了毒品、拥抱了家人,生活中充满了阳光和活力。
青浦工作站白鹤社工点 张丽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