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闻不如一见
我其实有点怕她。
因为当我还是个新社工的时候,社区里就到处飘扬着她的传说。据说她是咱们这第一批接触毒品的人,档案编号前十,是绝对的“VIP”。为了筹集毒资,她以贩养吸,很快就成了本地有名的大姐大,并且有了一个极不符合她身份的代号——小鸽子。
第一次见到小鸽子是在三年前。那时她刚刚刑满释放不久,却又因复吸而被判社区戒毒。到我办公室的时候,她抱着一只泰迪狗,身材婀娜,穿着时尚,特别有“大佬”的范儿。还未等我开口了解她的情况,她就把责令书放到了桌上说:“我来签约的。你看看,要签哪里?”
我微微怔了一下。她又说:“每个月来验一次小便是不啦?你们的套路我都懂的呀!”
很自觉,但十分不好对付。我这么想着,还想再和她说些什么,她却不耐烦地说:“到底签不签约?”
我说:“不是说签就能签的。我得先联系好社区民警和居委,要么,你明天上午九点再过来吧……”
“这是我的手机号。”她打断了我的话,在纸上写下了一串号码,“明天你再提醒我一下。”
说完,她转头就走。
突然飞走的鸽子
可第二天,她就消失了。
开始的时候,我还可以通过微信和她交流。她的口吻依旧很“社会”。比如:什么不签约就要抓去关起来?扯淡!比如:我比你懂的多!我又不是第一次进去了。又比如:我妈都管不了我。你管我?
终于,在我耐心的解释和鼓励之下,她把我拉黑了。
从此,她成了A类(失控)人员。
直到十个月之后,我才在民警那里得到了她的消息。因为复吸,她被判两年强制隔离戒毒。于是,我开始给她写信。告诉她,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复吸,你现在肯定已经后悔了。没关系,重头再来会有期;我们这里的地铁开通了,以后进市区就方便多了;你妈妈虽然看起来凶巴巴的,但其实是很关心你;你们的社区民警换了,是曾被评为十大优秀社区民警的李警官;女所内经常有小组活动,希望你能积极参加。
杂七杂八,写了很多。不过,我并没指望她能给我回信。她也果然没有给我惊喜。
一年多后,我接到了接所通知,比原本的时间提前了82天。我知道,一般只有在所内表现特别好的学员才能够提前那么久。可是,闻名遐迩、天不怕地不怕的一代毒枭小鸽子女士,能表现得好?
我很怀疑,相当怀疑。
我的人生已经完满
接所那天,等我签完单子,正准备站在一边等她出来的时候,旁边有人轻轻地敲了敲我的肩膀说:“我们可以走了吧?”
我看了她很久,好不容易才慢慢地憋出了两个字:“可以。”
印象中的她是个身材修长的美人,可现在的她好像圆润了三圈,一点都没有当年的风姿。虽然如今强戒所实施的都是人性化管理,伙食可算不错,可这般判若两人还是太出乎我的意料。
我尽可能用委婉的语气问她:“你是不是胖了?”
她好像很不以为然:“胖了五十斤。不过这次回去我会减肥的。”
我迫不及待地又问:“那挺好的。这次回去住哪里啊?还准备找工作吗?电话还是原来的号码吗?你还记得上次把我微信拉黑的事吗?”
她望着我说:“你放心吧。这次我不会再跑了。想想我这辈子,吸过毒,贩过毒,被劳教过、判刑过、强戒过。人生也算完满了。以后,好好过日子吧。不能再吓着我妈了。”
我知道她说的“完满”是自嘲。可是,她说要好好过日子?不会吧?我知道,作为一名专业社工,我应该坚定不移地相信每一位服务对象都可以往好的方向发展。可是,这位小鸽子不是非一般的服务对象吗?不久之前,我还听到一位同伴说:“她能在外面吃到年夜饭已经很好了。如果能过完元宵节,简直就是奇迹中的奇迹了。”
今天,是九月二十号。
可我依旧鼓励她:“当然。你那么聪明能干,肯定能过上好日子啊。”
我想我会坚持
小鸽子后来告诉我,我的信她都收到了。之所以不回信,是因为她懒。我信中的内容她都仔细看过,也认真想过。而且,她参加了女所第三期同伴小组活动,并且自我感觉表现得很不错。
我很高兴地说:“那明年你也参加我们这里的同伴小组吧。”
她说:“我还要想一想。我们郊区的活动和市区比还是有差距的。”
我不服:“谁说的?我们的小组可是区里的品牌项目呢!不信,你明年来看看就知道了。”
她又说:“可以考虑。”
出所这么多日子以来,她果然如她自己所说的一直宅在家里。在家里干什么呢?她说,减肥。不过效果好像不怎么好,这次强戒的确给了她很深的触动,尤其是在她参加了所内的小组活动,看到很多和她一样,甚至经历比她还要“丰富”的同伴,现在也过上了正常的生活,有的还嫁人生子了。她觉得,一直这样“混”下去真的挺没有意思的。
听到她说这些,我很高兴。很多时候,触动人心的并不是什么大道理,而只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而已。我想她会坚持,也会因为她的坚持而坚持我的坚持。
上个月她告诉我,她现在在网上做生意,类似微商,但比一般的微商要“高级”一些。至于怎么高级,她发了个链接给我看,看起来还是比较正规的。她说,她才刚刚开始做,还没有经验,每个月赚得也不多,但是万事开头难,能找到点事做还是很好的。
她说得对。我相信她的生活可以慢慢地走向正轨。不管这条路有多漫长,只要想走,就一定可以走到的。
对了,今年她和她的妈妈在家过了一个简单却温馨的除夕夜。
青浦工作站朱家角社工点 郁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