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铭不是我的服务对象,在一次同伴小组中我认识了他,经社工推荐他参与了我们的同伴小组。在小组活动中阿铭话不多,也很少见到他的笑容,每每谈到自己,他总说这一生他废了,但每次活动他都是第一个到,这也引起了我的注意,阿铭到底经历过什么。
有一次,阿铭突然问我:“老师,你是否参加过心理协会的活动”,我说是的,并好奇的问你怎么知道?阿铭告诉我之前在心理协会当过志愿者,每次协会活动他都会来帮忙烧水整理场地。阿铭这么一说我倒也想起来了,之前每次活动是有人都准备好的,没想到是他。我说怪不得第一次见到他感觉有点脸熟,没想到几年前见过一次,不过后来去协会就没见到他。他说是的,自己不争气又复吸了。这些年来他一直很愧疚,觉得对不起协会的卫老师。当初卫老师知道阿铭是药物滥用人员为了帮助他所以请他去做点事。
我知道,尽管有贵人相助,阿铭的毒瘾仍然如影随形。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摆脱这个恶魔,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复吸后的他更加自卑,觉得自己无药可救。他在戒毒所进进出出,每一次都像是走过一场生死劫难。
他的生活因为毒品而陷入了无尽的黑暗。在戒毒所里度过了漫长的日子后,他终于走出了那扇门,但内心的挣扎和自卑却如影随形。他总觉得自己辜负了那些关心他的人,无法面对他们期待的目光。
我告诉阿铭,你现在能走出来参加我们的小组活动,并每次都早早的到来,这就是一大进步,如果卫老师看到你这样也会高兴的。阿铭说自从这次出所后他都不敢去见卫老师,没脸去见,他辜负了卫老师对他的期望。我能理解阿铭的心情,并告诉他,等他准备好了可以陪同他去见卫老师。
记得有一次,社工引导他们说说参加同伴小组活动的感受时,沉默不语的阿铭说了句小组活动是心与心的碰撞,是心灵的释放。我知道,阿铭虽然很内向,很沉默,但还是认可同伴小组,希望参与进来的,这就需要我们去引导,鼓励阿铭表达内心的感受,释放已久的酸楚。我似乎也看到了他对改变生活的渴望。
后来,我经常鼓励他参加同伴小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阿铭遇到了和他有着相似经历的人。他们互相倾听、互相鼓励,共同面对戒毒带来的挑战。
在小组中,阿铭逐渐打开了心扉,开始分享自己的故事。他发现,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在战斗,很多人都在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努力。这种共鸣让阿铭感到温暖,也让他找到了前进的动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铭在同伴小组的影响下慢慢改变了。他开始主动参与各种活动,积极与他人交流。他的笑容越来越多,眼神中的迷茫也逐渐被坚定所取代,我带领他和同伴们一起参加社区、学校等禁毒宣传活动,他也乐不疲此的做着他的志愿服务。
记得一次我带他们去上海政法学院开展禁毒宣传活动,结束后征得同意我们参观了学校,同伴们都很开心,觉得第一次来到这梦想的高校有一种自豪感,阿铭更是开心,不停的用手机拍下美好的回忆。他告诉我想不到自己也能进大学来看看,也能和大学生近距离的交流。虽然自己没上过大学而感到遗憾,但这次活动弥补了他的遗憾,他能在这里留影很开心。看到阿铭脸上洋溢着笑容,我也很高兴。
后来,阿铭慢慢开始话多了,也能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记得去年我们对他做了个深度访谈,了解他参加同伴小组活动以来的感受,阿铭说:在社工的帮助下,积极参与了同伴教育小组。小组为他提供了一个安全、支持性的环境,让他能够共同参与创造性的活动,建立互相理解和支持的关系。在活动过程中,他与其他成员建立了紧密的伙伴关系。他们面对相似的困境和挑战,互相分享经验,并给予彼此鼓励和支持。这种关系帮助他深入理解自己的问题,认识到吸毒对自己和家庭带来的伤害,同时也为他提供了表达情感和寻求帮助的渠道。通过参与小组,他逐渐展现出改变和成长的迹象。首先,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通过小组活动中的创作和交流,他发现自己具备一定的手工艺技能,并能为团队做出贡献。这种自我发现和自我认知的提升,增强了他对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其次,他也得到了其他成员和社工的关注和支持。他们给予他鼓励、赞赏和建议,帮助他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扰。这种正面的反馈和支持,进一步增强了他改变的动力,激发了他积极面对生活、寻求改善的决心。他在小组中重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时,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和社工的支持,他学会了面对问题、寻求帮助,并逐渐形成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短短几年,我见证了阿铭的成长,从一个自卑、孤僻的人慢慢在转变,他开始用自己的经历去帮助那些还在戒毒路上挣扎的人,成为了他们的榜样和希望。
现在阿铭还是和我保持着联系,我也经常鼓励他继续参加同伴小组,他说他也愿意参加活动,被阿铭认可,看着阿铭不断成长我也很高兴。
这就是我和阿铭的故事,一个关于迷失、挣扎、改变和希望的故事。它告诉我们,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只要不放弃,就有可能迎来新生。阿铭的故事还在继续,而我们也会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见证他的成长。因为我们相信,每一个人都值得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青浦工作站朱家角社工点 金婵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