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蔡是我的服务对象,虽然我和她接触时间不久,联络也是通过她的丈夫,记得第一次面访时从她胆怯缺乏安全感的眼神中,我发现小蔡很依赖和信任她的丈夫,虽然穿着朴素却难掩天生丽质,面容姣好,我甚至在想这不应该拥有美好的未来,是什么让她从花季少女变成瘾君子,衣衫不整与整个社会脱离。沾染上毒品就是十几年。
从小蔡的丈夫那得知,由于之前长时间不间断的吸食精神药物及反复吸食海洛因导致她精神会有恍惚,有时候连自己亲人也辨认不出。我尝试与小蔡进行耐心沟通,但是她会害怕会不安,最后还是丈夫陪着她完成了我的面访及检测。在了解情况后得知,其实小蔡的父母都是高知识分子,当她还在读书的那个年代父母都是在医院上班的比较忙也没有时间管她,由于家境优渥,一共有3个女儿,还有一个姐姐和妹妹。作为夹在当中的老二,既没有大姐的懂事,又得不到父母最佳的宠爱,就在爱的天平开始倾斜的时候,在上高中的小蔡就开始结交不良“毒”友,经常不按时回家吃饭,胃痛时遇上“毒”友递来的小药片,再到后面反复的吸食海洛因,和父母关系也变的越来越陌生。我认为容易亲信他人是一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没有社交原则。
小蔡踏上社会之后原本拥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后面也没着落了,进出了戒毒所几次,也没有彻底去除所谓的心瘾。与小蔡尝试沟通几次之后,她告知我,她觉得爸爸不喜欢她,她也深知戒毒艰难且艰辛,反复在吸-戒-吸-戒过程中不断循环,而父母早已放弃,也任由她丈夫照顾她。毒龄十年多,到后面母亲去世,年事已高的父亲悲伤悲痛孤独。为了自己和已故母亲强迫自己坚持服用美沙酮戒毒治疗。尝试克服心瘾。但是生活不可能从头再来一次,这一次我告诉她你要坚持到底。
与小蔡建立良好关系半年之后,她的丈夫会定期和我保持联系,常常因为她和父亲的关系情绪不能够平复。我从语言到行为的真诚,运用同理心安抚家属情绪,并运用非理性情绪疗法,告诉小蔡现在当下的关键就是好好完成该完成的事情,协调的工作我们一起去努力。
家庭成员的问题是由整个家庭不良的沟通所造成,当然这个平衡可以是溺爱、缺失、偏心等等。我认为小蔡在整个家庭中没有得到平等的爱她的内心是不满足的,所以在朋辈群体中寻找存在感,母亲的爱多了父亲的爱少了,而丈夫又是她唯一的依靠。之后的回访中,我时常与小蔡的父亲沟通协调,时刻关注她的情绪。
经过禁毒社工的介入,内心想要戒毒的服务对象们终于有了支持者、聆听者和协助者。曾经尝试吸食毒品去经历不同情绪,却不知“一朝吸毒,终身戒毒”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