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宛如心灵的港湾,是温暖的归处,而家庭关系恰似家的底色,奠定着家庭的氛围,对家庭成员的成长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良好的家庭关系体现于夫妻之间和睦共处,也体现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爱与尊重。

幸福的家庭往往有着相似之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社工在开展个案帮教工作中发现我们的服务对象的家庭关系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有些过分溺爱子女、有些夫妻不睦、有些父母与子女关系紧张、还有些是单亲家庭等,这些不良的家庭关系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服务对象的价值观,左右着他们为人处世的态度,进而对他们对待吸毒、戒毒的态度产生影响。

服务对象柴某成长于单亲家庭,自幼父母离异,她一直跟随母亲生活。柴某的父亲在她小时候便重组家庭,她与父亲几乎没有往来,所以父女关系淡薄,父亲这一角色在柴某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缺失。同时,柴某的母亲为了维持生计整日忙碌,,对柴某疏于照顾与管教,柴某就是在这样一个缺乏家庭关爱的环境中长大。

社工刚接触服务对象柴某时,柴某表现得拒人于千里之外,打扮中性,对社工充满防备。柴某表示吸毒是自己的事情,只需履行完成三年社戒就行,其余事情不需要社工过问。面对柴某强硬的态度,社工并未放弃,而是一次次秉持真诚、尊重和接纳的态度对待她。渐渐地,柴某不再那么抵触社工,能和社工聊聊自身的近况。后来社工从多方面了解到柴某的成长环境和家庭关系,也就理解了柴某对他人的防备与抵触心理。社工依据柴某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帮教计划,首先整合社区资源,帮助柴某了解自谋职业及医疗保障等相关政策,协助她办理相关自谋职业服务,解决她的实际困难。然而社工深知柴某的根本问题在于家庭关系,良好的家庭关系能够成为柴某戒毒的有力支撑,改变她对戒毒的错误认知,从根本上帮助柴某重塑正确的价值观和归属感。

随后,社工与柴某的母亲取得联系,了解她对柴某吸毒一事的看法及做法。社工得知柴某母亲对柴某吸毒并不十分在意,她认为柴某已经成年,应该自己面对并独立解决问题,而她独自一人养大柴某也很不容易,现在她也有自己的生活,不可能一直围着柴某转,她也帮不了柴某什么忙。社工理解并尊重柴某母亲的想法,但还是向她阐述了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分析了柴某的问题:柴某自幼缺少父爱,所以打扮中性,向他人展示自己的独立,但这只是她面对外界的保护色,恰恰反映出她内心的脆弱与孤独,她更需要家人的关爱来温暖内心,驱散孤寂,从而激发她改过自新的勇气。经过社工与柴某母亲的多次沟通,柴某母亲逐渐改变了自己的认知与看法,愿意更好地维护与柴某之间的亲情,重塑亲子间的纽带。同时,社工鼓励柴某多与母亲进行积极正向的沟通,学会表达自身的想法与需求。这对柴某来说并非易事。一开始,柴某比较排斥这样做,她觉得吸毒是自己的事情,不想给母亲添麻烦,但在社工一次次的鼓励下,柴某终于尝试迈出了第一步,开始积极地与母亲进行沟通。柴某的母亲也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出对柴某的关爱。慢慢地,柴某对待社工以及其他人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不再像以前那样冷酷,遇到感兴趣的话题也能侃侃而谈。柴某对戒毒的认知也发生了改变,真正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戒毒的意识变得越来越强烈。通过社工、柴某及柴某母亲的共同努力,柴某变得越来越自信。柴某根据自身的兴趣与能力找到了一份工作,从而实现了自我价值,重新融入社会。

对于吸毒人员而言,家庭关系是他们摆脱毒品、回归正常生活的关键因素。在艰难的戒毒过程中,家人给予的鼓励和陪伴是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源泉,有助于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起到心理疗愈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当重视家庭在戒毒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努力修复和改善吸毒人员的家庭关系,为他们提供一个温暖且充满支持的康复环境。

家庭关系是家的底色,需要我们用心去浇灌,用爱去描绘,用温暖去滋养,让我们珍惜身边的家人,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家庭增添更加绚丽的色彩。

宝山工作站 侯婷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