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禁毒社会工作领域之初,我便深知这将是一场与人性深渊对话的修行。在这条既需要理性智慧又需要情感温度的道路上,我逐渐领悟到,帮助戒毒者重获新生不仅需要专业的技能,更需要以生命的力量叩击另一个生命的回响。
一、倾听:构建信任的基石
禁毒社工工作的起点,往往始于一次无声的倾听。戒毒者的内心世界常被误解与偏见层层包裹,但背后都隐藏着未被言说的伤痛与渴望。真正的倾听不是机械地接收信息,而是以全然开放的心态,接纳那些支离破碎的叙述。
当放下评判与预设时,我逐渐发现,那些看似矛盾的行为背后往往存在合理的情感逻辑。有人用抗拒掩饰自卑,有人用疏离保护脆弱。通过专注的倾听,这种“无声的对话”让服务对象感受到被尊重的力量,也为后续的介入奠定了信任的基础。
二、同理心:架设心灵的桥梁
同理心并非简单的同情,而是将自己置于对方的世界坐标系中,用他们的眼睛观察人生。戒毒者经历的不仅是生理依赖的挣扎,更有社会关系断裂、自我价值崩塌的剧痛。这种深度共情不是情感的消耗,而是建立双向治愈的纽带。这种心灵的共鸣,让帮扶关系从“我帮助你”升华为“我们共同面对”。
三、协同共生:多元支持网络的建设
禁毒工作从来不是单兵作战。与公安部门的协同需要精准把握法律与人性的平衡点,与医疗机构的合作需搭建生理脱毒与心理重建的衔接桥梁,而社区资源的整合则要破解偏见筑起的高墙。
在团队协作中,我深刻体会到“和而不同”的智慧。心理咨询师提供创伤修复的路径,法律援助者筑牢权利保护的屏障,同伴辅导员以亲身经历点燃希望的火种。这种多维度的支持网络,既为服务对象编织出立体化的康复网,也让社工在专业碰撞中实现自我成长。
五、预防为先:筑牢源头治理防线
在社区开设“识毒辨毒”移动课堂,用仿真模型揭露毒品的“奶茶”“邮票”伪装;为外卖小哥进行禁毒培训,让他们成为流动的“侦查哨”;这条路没有立竿见影的成就,却有着静水流深的力量。
禁毒社工的工作如同在湍急河流中修筑堤坝,既要抵御毒瘾反复冲刷的冲击,又要耐心等待生命自愈的力量破土而出。这个过程让我学会敬畏人性的韧性——那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可能是暗夜中积蓄的星光;那些暂时的倒退,或许是蜕变的必经阵痛。
未来的道路上,我愿继续做一名“持灯者”,用专业照亮迷雾,用温暖融化坚冰,在禁毒这条充满挑战的征途中,与无数同行者一起,见证生命从破碎走向完整的奇迹。
金山工作站站高新区社工点 姜婧立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