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青浦,一群外卖小哥正经历着从“服务受益者”到“治理参与者”的华丽转身。他们曾感慨工作辛苦、认同感低,如今却成为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平安哨兵”和“暖心帮手”!看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青浦区工作站社工们如何点燃他们的热情,释放社区治理的“新”力量!
在“筑梦新力量——上海新就业群体服务计划”项目的“沪上有你,驿路同行”小组活动中,外卖小哥们初次敞开心扉,普遍流露出职业的疲惫感和低效能感。但当社工问起“工作中是否有让你骄傲的事”时,辛小哥的故事瞬间点燃了全场。
“那次送单给一对老夫妻,刚敲门,就发现老奶奶突发疾病倒地!老爷爷年纪大,根本扶不动。我一看这情况,啥也顾不上了,哪怕订单超时罚钱,也得帮忙!老旧小区没电梯,我俩硬是小心翼翼地把老人从五楼抬了下来……”辛小哥腼腆却坚定地说,“这钱罚得不后悔,人命关天,不能不管!”他的话音未落,现场其他小哥纷纷竖起大拇指:“换我,也一定帮!”这份朴素的善念与责任感,正是引导他们参与社区治理最珍贵的火种。
社工敏锐地捕捉到这份深藏心底的奉献热情。当问及“是否愿意为让这座城市更美好出一份力”时,小哥们异口同声、响亮地回答:“愿意!”基于这份真诚的意愿,小组的服务方向从关注骑手的情感支持、身份与职业认同向精神赋能和价值实现深度延伸,既关注骑手们奔波途中的实际所需,也回应他们内心对情感联结的渴望,更帮助他们在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里重新看见职业的多重意义。
【具体做法】
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青浦区工作站项目组社工迅速行动,组建了一支由叮咚、盒马、饿了么、美团等平台骑手组成的“青浦禁毒骑手小分队”!赋予小哥们“禁毒志愿者”的荣誉身份,并建立专属社群。社工在群内定期普及禁毒知识,将小哥们日常走街串巷的职业特性,转化为发现涉毒线索的天然优势。
【真实案例:火眼金睛辨“毒”花】
身份转变带来了行动自觉!小哥们在送餐途中,“鹰眼”模式悄然开启。一次,盒马小哥小张在送餐途中,敏锐发现路边一片鲜艳花朵疑似罂粟。他立刻停车拍照,第一时间发到禁毒骑手群内报告。群内瞬间“炸锅”,小哥们热烈讨论。美团小哥小吴凭借学到的知识提出异议:“这花瓣形状像虞美人!”为求严谨,社工立即联动辖区社区民警前往现场核查。最终确认是虞美人,虚惊一场。但小哥们纷纷为小张的高度警惕性和主动报告行为点赞:“小张好样的!送餐路上都不忘自己禁毒志愿者的身份!”
【成效深化:知识普及促能力提升】
社工借机在群内详细科普了虞美人与罂粟的关键区别。这次“实战”经验让小哥们受益匪浅。叮咚小哥小彭在群里坦言:“其实我之前在野外也看到过很像罂粟的花,但怕认错没敢报。现在清楚了,以后一定加强观察,发现可疑马上报!”这份“敢于报告、学会辨别”的责任意识和能力提升,正是项目最实在的成效。
【他们的力量,远不止于禁毒!】
“禁毒骑手”的成功实践,是青浦新就业群体深度融入社区治理的一个生动缩影。社工持续鼓励外卖从业人员加入更多社区志愿团队,发挥他们“走街串巷、熟悉社区”的独特优势,成为基层治理不可或缺的“移动探头”和“暖心帮手”——无论是上报安全隐患、协助关爱独居老人,还是参与社区宣传,他们的身影日益活跃。
结语:从辛小哥的“宁愿超时也要救人”,到小张的“送餐途中不忘禁毒哨兵职责”,青浦的外卖骑手们正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不仅是城市服务的“摆渡人”,更是家园平安的“守护者”。上海自强青浦区工作站社工的探索,成功点燃了新就业群体心中的责任之火,助力他们实现了从“服务受益者”到“治理参与者”的深刻角色转变。当每一位小哥都感受到被需要、被尊重、被认可,当他们的善举与职业优势完美结合,他们便真正融入了这座城市,成为了建设美好上海的“主人翁”。这份“驿”路同行的温暖与力量,正让我们的社区治理焕发出新的生机!欢迎更多新就业伙伴加入共建、共治、共享的行列!
青浦工作站赵巷社工点 蔡苗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