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开始,社工依托自强总社守护向日葵项目之爱心助学活动已经陪同了多位服务对象的未成年子女参加一对一线上辅导工作,颇有成效。在陪伴线上辅导的过程中,社工也一直在不断学习和思考,总结了一些心得。
精准切入需求:
服务对象目前最大的需求是什么?通过社工与服务对象的沟通,社工可以明显感受到服务对象因为孩子教育问题而产生的焦虑情绪。换位思考,对于对象而言,孩子就是自己的希望,但因为种种原因,孩子的教育问题让身为父母的他们头痛不已,压力山大。来自于社工的一次次耐心聆听,哪怕是一个支持的细微动作都在潜移默化帮助他们释放了负面情绪,成为解压神器。社工也会鼓励他们:每个人都是第一次当父母,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普遍问题,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但千万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还有社工给你助力。当对象感受到了他并非一个人面对难题,还有社工的暖心支持时,那么这也是为后续顺利开展线上辅导工作奠定基础。
架起沟通桥梁:
怎样提高线上辅导工作的成效呢?当社工建立好服务对象(子女)、志愿者老师三方的爱心助学小群后,志愿者和对象及其子女彼此都很陌生,所以会需要一段时间磨合,社工的陪伴恰恰起到了沟通桥梁的作用。一方面志愿者需要充分了解到孩子的学业状况,而另一方面服务对象也要尽可能精准表达自己和孩子的想法以及目前存在的困境。为了打消服务对象的顾虑,在这几年的陪伴中,社工会根据每名服务对象及其子女的性格特点鼓励他们学会与志愿者老师增加互动,主动提问,提高线上辅导的效率。社工在陪伴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即时评估在辅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让一对一辅导小组呈良性沟通模式。
赋能自我成长:
爱心助学难道仅仅是为了孩子提高成绩吗?随着线上辅导工作的推进,社工可以观察到较之当初的压力山大,现在的服务对象慢慢开始放轻松,重新找回自信。每次陪同中社工也同样会做好功课,记录下服务对象在整个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并与他们分享感悟和收获,引导他们看到自身的闪光点。在社工的有益启发下,服务对象渐渐意识到了因为自己参加了线上辅导后的点滴进步,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身为父母的他们必须学会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克服挑战,如何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因为有了社工的陪伴,才能帮助服务对象掌握自我赋能的秘诀, 成长为一名更好的父亲(母亲)。
社工反思:当社工看到身为父母的服务对象越来越有为人父、为人母的担当时,充分领悟到了开展深化服务的重要性。今后,社工还将继续作为陪伴者参加爱心助学线上辅导工作,用心付出,通过专业技术方法优化介入策略,让每一位服务对象的未成年子女感受到关爱,让阳光照亮每一个家庭。
自强嘉定工作站嘉定镇街道社工点 卢瑜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