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到今年年初,我入职成为禁毒社工已有九年半的时间。而也恰在这个时候,镇平安办的一名工作人员找到我,让我参与一次以禁毒工作为主题的电台节目录制。
对此,我没有任何形式的推辞,并且我发现我内心深处对这个电台录制的任务存有一丝好奇以及尝试的意愿。所以,我接下了这工作。而我之所以接下这工作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便是这个任务所具备的自主性,明确了我只需要撰写一篇4500字左右的访谈稿以及届时奔赴广播电台录制节目即可,这也意味着我可以不受限制地撰写,充分自由地进行表达——而这正是激励员工工作热情的一个重要元素。所以,我也便不计时间成本地参与到了这个任务中。
我通过4500字的文字回顾了我这些年从事禁毒社工的心路历程,这些化作文字的感受都是真实的、淳朴的。我以为一切都是我所要表达的,我也以为任务的执行在我的一番热忱之下能顺风顺水地完成。然而,可能由于一些信息的传达不到位,到录制前一周我才得知稿件需要经领导层层审核。那一刻,我能够预想到,经过审核后的这4500字难免会遭受一些删改,这对我的工作热情也会造成一些影响。因为我渴望表达,也希望通过一些媒介平台传递出最直接的一线工作声音。
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如若半途而废,不符合我一贯的有始有终的工作态度。但转念一想,毕竟这道程序铁定是要走的,我也就秉持安之若素的心态。而领导也必然要履行他的行政职责,正如我要履行一名下属的职责一样,当我明白了这一切,我的内心也变得坦然自若。我知道热烈的表达欲使我一开始不甘心被人大幅度地修改我写的访谈稿,但有一些行政方面的文辞确实还需要加工润色,这是我的工作能力与经验中所不具备的。
于是乎,我不再执念于几经易稿的文本,而把更多的精力与注意力集中在访谈稿的朗读练习上。由于我说话口吃的生理缺陷,我总会不自觉地在寻找一些挑战自我的途径,诚如此前参加政法委的技能比赛中的直播宣传,可能都是我的潜意识不断给自己的内心寻找自信元素的一个外在表现。其实,回顾我原本的4500字的访谈稿初稿,里面鲜有我惯有的批判元素,而现在多了很多对这份工作的赞美和肯定,我明白这是我思想上的需要的一个转变。但无论如何,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转变,最后的电台录制也顺利结束。
实事求是的说,社工队伍里人才济济,而我也只是为数不多的参与过电台录制的社工。再实事求是的说,社工站里藏龙卧虎,而我能被有幸被选中参加了被市禁毒办寄予厚望的新媒体工作团队,这也正是组织对我能力的认可,让我加入这个集凤毛麟角于一体的团队一起推动新形势下的禁毒工作新征程。换言之,如果没有人邀请我参加技能比赛、电台录制、新媒体工作等,只是任由我做着所有社工都会做的一点基本工作,看似这样的我十分清闲自在,但实质上反而是一个人不断堕落的先兆。所以,当一切慢慢过去与沉淀,再回首望去,我总能感受到领导对我的器重与栽培。毕竟仅少数的那么几位社工才有机会直面难得的挑战,而他们也因此被赋予了不断进步与自我完善的动力。
金山工作站金山卫社工点 汪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