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中超浙江队外援布彭扎从高层公寓坠楼身亡,其背后疑似因吸食“笑气”及多种药物致幻的真相,令人痛心和震惊。这一悲剧不仅是体育界的损失,更如一记重锤敲响了民众对毒品危害认知与防范的警钟,也让大家重新审视我们禁毒社工在这场禁毒斗争中的关键作用。
“笑气”,化学名为一氧化二氮,在医疗领域作为短效麻醉剂,为牙科手术、妇产科镇痛带来便利;在食品工业中助力奶油发泡,赋予甜品独特口感 。然而一旦被非法滥用,它便化身为致命毒药。长期吸食“笑气”,会严重抑制维生素B12的吸收,导致神经损伤甚至瘫痪、死亡;短期过量吸入,则可能引发缺氧窒息,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其带来的短暂欣快感,极易让人产生心理依赖。实例中发现部分青少年甚至将它与K粉等毒品混合使用,加速坠入“瘾君子”的深渊。
布彭扎事件正是一个典型的警示。他本是足坛备受瞩目的潜力股,却因沾染“笑气”等毒品,生活被彻底颠覆。从与好友同住时将自己反锁,到出现大小便失禁、精神错乱等症状,最终在毒品的控制下,失去对生命的掌控从高楼坠落。他的挚友阿卜杜勒虽竭尽全力劝阻、救助,却依然无力回天。这一事件凸显出毒品对于个人的毁灭性打击,以及社会在帮助毒品依赖者方面存在的不足。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禁毒社工承担着不可或缺的使命。我们的工作是多维度且细致入微的。在预防教育层面,禁毒社工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场所,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知识竞赛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向公众普及毒品知识与危害。就像在学校开展禁毒课程,用真实案例和专业讲解,打破青少年对“笑气”等新型毒品的认知误区,消除他们因好奇心而产生的尝试念头。
对于已有吸毒倾向的人群,禁毒社工及时介入,提供心理咨询、家庭支持等早期干预服务。我们关注每一个细微的信号,就像敏锐的观察者,在萌芽阶段遏制吸毒行为的发展。当面对已经深陷吸毒困境的人员时,禁毒社工更是成为他们走向康复、回归社会的引路人。提供戒毒治疗协助、持续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驱散毒品在心灵上留下的阴霾;开展职业培训,让戒毒人员掌握生存技能,重拾生活信心与自我价值,重新融入社会。
禁毒社工还关注吸毒者的家庭成员,为他们提供支持服务。因为吸毒问题往往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创伤,禁毒社工帮助家庭成员处理这些问题,促进家庭关系的修复,营造稳定、和谐的家庭帮教环境,让家庭成为抵御毒品的温暖港湾。
布彭扎的悲剧不应仅仅成为一则令人唏嘘的新闻,更应成为推动社会禁毒工作前进的动力。禁毒社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是坚守防线的卫士,用专业与爱心,为每一个可能被毒品侵害的生命保驾护航。社会各界也应给予禁毒社工更多支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禁毒体系,共同守护我们的社会,让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
宝山工作站 倪兵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