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有幸与“全国禁毒社工师资库”讲师,骨干社工进行了云见面,老师们扎实的理论知识,独到的视角,创新的工作思路,先进的实践经验,犹如为大家打开了一扇,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开拓思路 力促多角色成长
形势的改变,需要禁毒社工不断地更换角色,重新定位,就如曹晓菁老师说的那样,以前禁毒社工重点做和毒有关的“人”的帮教工作,主要充当着“信息提供者、资源链接者、关系修复者”等单一角色,现在我们不仅要做好和毒有关的“人”,而且要做好和毒有关的“事”,兼当着“教育者、协调者、研究者”等多重角色。目前,随着毒品替代物的不断涌现,禁毒社工不能局限于以前的毒品知识,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既要防止服务对象用毒品替代物,又要预防普通群众去接触,所以在帮教工作中,向服务对象普及相关的知识,讲透危害性,严重性和违法性,如有发现异常要及时进行干预;在宣传工作中,鉴于普通群众对毒品替代物的懵懵懂懂,通过由浅入深,图文并茂,讲座和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提醒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谨慎交友,正规渠道就医用药,切勿轻信“聪明药”、“特效药”。易制毒化学品种类的不断增加,禁毒社工还会和易制毒品企业打交道,这需要社工学会和相关部门合作,熟悉相关的政策法规,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其生产经营及易制毒化学品购买,使用、储存等情况。为了更好地做好宣传和帮教工作,禁毒社工还要学会研究者的角色,要学会自制问卷调查,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形成相应的报告,提供给相关部门作为参考。
注重细节 助推多模式发展
这次培训讲到了“精细化服务”“理论联系实际的视角”让我认识到,要让服务对象认可社工,提升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社会的责任心,务必要做到“三心”。细心:正如耿军霞老师所说的那样,服务对象比较敏感,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温柔的微笑,一个善意的举动,一句温暖的话都在建立专业关系方面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禁毒社工要及时了解服务对象的“所急、所需、所盼”,及时解决他们的疑点、难点、堵点问题。如:在就业帮扶方面,禁毒社工要了解清楚服务对象的所思所想,掌握的技能,优势和动机,多方面收集就业信息,及时将这个信息传递给服务对象,邀请就业援助员进行就业指导;在促进亲子关系方面,禁毒社工要多提供教育成功的案例和经验,分享自己和孩子交流相处的方式,给服务对象一些启发;在情绪稳定方面,当服务对象在工作和生活上碰到不如意的事情时,需要禁毒社工耐心地和他分析,一起探讨原因,换位思考,转移思维,及时调整心态。责任心:服务对象回归社会后有很多问题和需求,由于自身资源有限,与社会有一定的脱节,所以,他们会产生怨言多,自卑,悲观等,不利于巩固戒毒成果,更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社工有责任消除不稳定因素,认真聆听服务对象的心声,让他发泄苦闷,同时挖掘和利用好各种资源,助服务对象一臂之力。进取心:张莉老师详细阐述了社会工作理论在禁毒社会工作中的重要性,使我意识到禁毒社工要想“永葆活力”,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总结,并将专业知识联系到实际的工作中。比如:服务对象对毒品的认知有偏差,认为“吸食冰毒不会成瘾”“吸毒是自己的事情,和别人无关”,就需要禁毒社工运用认知行为模式,改变服务对象的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建立起正确的认识,习得正确的行为;服务对象想要短期内提升自信心,这种需求较为明确,求助动机教强,适合使用“任务中心模式”,社工在协助服务对象解决自己的困扰问题的过程中,分享方法,使服务对象能够订立具体可行的计划,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秉持初心 提升能力水平
于浩老师的分享,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禁毒工作者,坚守初心是做好禁毒工作的基础,作为距离人民群众最近的禁毒工作者,更应当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助人自助”的基本原则,实实在在服务好服务对象,让他们早日回归社会,让他们的小家重获欢乐,为一方平安贡献一份力量。在工作中多想办法、多帮对象、多出实效。不断钻研帮教工作的方法,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提供不同的服务,让服务对象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禁毒社工是可信任、可依靠的贴心人,力争在帮教服务中再上新台阶;禁毒社工还需要结合自己的案例进行反思,写好个案故事,通过实际工作的积累逐步上升到理论水平,跟同工们分享、交流工作经验,为禁毒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献计献策。
明灯照亮着前进的道路,心中充满着明确的目标!我将会把这次培训获得的新知识尽快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与方法,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专业素养,不断地站在不同的角度要求自己,反思自己,完善自己。
嘉定工作站新成路街道社工点 张亚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