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娱乐行业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全力筑牢行业防毒安全屏障,2025 年 3 月 27 日下午,自强宝山工作站吴淞社工点禁毒社工联合海滨新村派出所,精心组织辖区内七家娱乐行业从业人员,在吴淞街道综治中心社区戒毒康复室,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识毒防毒・共建无毒行业” 主题禁毒宣传活动。此次活动创新采用新精神活性物质介绍、模型展示、沉浸体验 “三位一体” 的模式,全方位、深层次地提升了娱乐行业从业人员的禁毒责任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
以案释法:法律红线不容触碰
“容留他人吸毒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行业经营者若未尽到管理责任,将承担严重后果!”活动现场,海滨新村派出所民警通过深入解读《禁毒条例》《娱乐行业管理条例》清晰明确地向从业人员阐释了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同时,民警还通报了近年来的典型案例,以真实事件为戒,敲响法律警钟。为鼓励从业人员积极主动提供涉毒线索,民警同步公布了涉毒举报专线及奖励政策,每一条有效信息都有可能挽救一个家庭,公安机关将严格保密举报人信息,切实保障举报人的安全。
识破伪装:真实案例敲响防毒警钟
禁毒社工借助精心制作的 PPT,拉开识毒知识讲解的序幕。社工首先引入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概念,这类物质被称为 “策划药” 或 “实验室毒品”,是不法分子为逃避法律打击,对管制毒品进行化学结构修饰得到的毒品类似物,不仅具备与管制毒品相似的特性,甚至在兴奋、致幻、麻醉效果上更胜一筹。
禁毒社工结合近年来第三代毒品 —— 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泛滥现状,深入剖析了其伪装性与迷惑性。不少新精神活性物质被伪装成跳跳糖、奶茶包,或混入电子烟油中售卖,仅凭肉眼,很难将它们与普通商品区分。为让从业人员有更直观的认识,禁毒社工还结合真实案例,深入分析吸毒人员行为异常的表现,如神情恍惚、行为失控,对工作和生活丧失兴趣等。
“许多毒品就潜藏在看似平常的物品中,行业工作人员务必时刻保持警惕,一旦发现可疑物品,要第一时间报警。” 禁毒社工强调,防毒不是旁观者的义务,而是每一位娱乐行业从业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沉浸体验:模型还原毒品真实一面
在戒毒康复室参观环节,从业人员通过毒品模型体验“吸毒人员视角”:“受毒品侵害的大脑”模型、各类吸食毒品的工具、以及“新精神活性物质”等仿真毒品模型,真实还原了毒品对人体的危害。参观后,一些从业人员感慨道:“以前总觉得毒品离我们很远,今天才深刻认识到,一次侥幸就可能毁掉一生。这次活动既是一堂警示课,更是一堂技能课。我们不仅要让自己远离毒品,更要守护好顾客的安全!”参与活动的从业人员纷纷表示,将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管理工作中,为营造绿色健康的娱乐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尾声,全体从业人员在民警的带领下宣读《娱乐行业禁毒责任承诺书》,承诺严格落实行业巡查、人员培训、线索上报等义务。自强宝山工作站吴淞社工点禁毒条线负责人同步建立“行业禁毒联络群”,后续将通过该联络群,及时推送禁毒办新列管毒品信息、组织新入职从业人员培训等,持续压实行业主体责任,为打造无毒娱乐行业筑牢坚实基础 。
宝山工作站 丁长虹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