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就是我今天要说的故事的主人公,曾经的他深陷黑暗,如今在社工的帮助下,正努力地走向新生。
在老张年轻的时候,他因为手头资金宽裕、身边充斥着不良朋辈群体,因此沾上了毒品。毒品不仅侵蚀了他的身体,更让他的生活陷入了混乱。此后的他为了筹集毒资,逐渐失去了理智,败光了他所有的家产,也渐渐的开始参与各种经济犯罪活动。很快,法律的制裁降临,他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就此开始了漫长的牢狱生涯。这十年,对于老张的家庭来说,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噩梦。妻子独自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不仅要面对生活的压力、开始独自而漫长一个人经营香烛店的日子,还要承受周围人的异样眼光。年幼的继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失了父亲的陪伴,对老张的印象也仅仅停留在模糊的记忆里。
十年后,老张出狱了。当他重新踏上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内心充满了迷茫。他回到曾经的家,妻子虽然接纳了他、让他重新回到了这个家,但是两人之间的隔阂却如同一堵高墙。妻子害怕老张复吸,对他始终保持着警惕。老张能感受到妻子的不信任与惶恐,每次想要靠近,都被那冷漠的眼神刺痛。继子刚刚大学毕业,面对这个突然归来的父亲,也是不知所措。家庭的氛围压抑而沉重,老张不知道该如何融入这个阔别已久的家。
就在老张陷入困境的时候,禁毒社工走进了他的生活。了解到老张的情况后,决定从修复家庭关系入手,帮助老张重新回归正轨。社工第一次见到老张时,他正坐在香烛店的角落里,一脸愁容。社工于是主动和他打招呼,耐心地倾听他的心声。老张倾诉着自己对家庭的愧疚,以及对未来的迷茫。社工安慰他说:“老张,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把握当下。你有想要改变的心,这就是成功的第一步,我会陪着你一步一步改变。”
针对该情况,社工制定一系列帮教计划。随后,社工开始频繁地与老张和他的妻子交流、多次去往老张家里和其妻子的香烛店,进行多次面访。首先向其妻了解她的担忧和期望、让她向社工吐露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其妻坦诚地说:“我不是不想原谅他,只是害怕他又回到过去,我和孩子再也经不起折腾了,既然他回来了,我们也愿意接纳他,但是一定不能再重蹈复撤了。”社工对此理解地点点头,然后向她讲述了老张在出狱后的努力和改变以及他的想法,并且告诉她,我们必须认识到戒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人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为了缓解老张妻子的担忧,社工给其看了老张历次尿检的结果,也跟她讲了每年会有毛发检测,也请她相信检测结果,让我们一起监督老张的行为。
在社工不断地鼓励下,老张开始主动承担起家里的责任,他会每天早起和妻子一起开店、上下货,经营香烛店跟着着妻子一起学习如何管理账目,虽然一开始总是出错,但他从不气馁,由于其文化水平尚可的缘故,学东西还是蛮快的。同时,社工鼓励老张也多改善和继子的关系,于是老张努力尝试与继子小白沟通,从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和未来规划入手,继子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但是小白对当兵有着浓厚的兴趣。老张得知后,征询了妻子和小白的意见后,四处打听当兵的相关政策和流程,还陪着继子去咨询相关部门。在这个过程中,父子之间的关系逐渐得到缓和。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张的家庭关系得到了部分重建,老张的努力渐渐有了回报,妻子看到了他的真诚和改变,心中的芥蒂也慢慢消除,她开始主动与老张交流,分享生活中的点滴。有一次,香烛店遇到了资金周转困难,老张和妻子一起商量对策,四处奔走寻找解决办法。在共同面对困难的过程中,他们找回了曾经夫妻间的默契和信任。
继子也越来越认可这个重新回归的父亲。他看到老张为了家庭努力付出,心中对父亲的怨恨也转化为敬佩。当得知继子顺利通过当兵的初审时,老张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紧紧地抱住继子,说:“儿子,你放心去,家里有我和你妈。”那一刻,家庭的温暖重新回到了这个曾经破碎的家。
社工也并没有放松对老张的关注,定期组织老张参加禁毒宣传活动,让老张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告诫他人远离毒品,鼓励老张参加牵手同伴活动,以同伴的身份帮助跟他曾经有相似经历的人走出困境,老张在活动中总是非常投入,他用自己的故事打动了很多人。他说:“我曾经因为毒品失去了一切,现在我好不容易重新找回了家庭,我希望大家不要重蹈我的覆辙。”
如今,老张的生活已经步入了正轨。香烛店的生意越来越好,他和妻子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继子在部队里表现出色,经常给家里写信报平安。老张终于摆脱了过去的阴影,成为了一个对家庭和社会有责任感的人。他非常感激社工,是他们在自己最绝望的时候伸出了援手,让自己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老张一个人的重生,更是禁毒社工工作的一个缩影。在社会的各个角落,还有许多像老张一样曾经迷失的人,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和关爱。禁毒社工们用专业和爱心照亮他们回归的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禁毒工作的重要性,也希望大家能够对曾经误入歧途的人多一些宽容和支持,让他们在重新融入社会的道路上不再孤单。
青浦工作站白鹤社工点 周丹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