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禁毒社会工作的实践征程中,“澄清和对焦”作为关键的专业技巧,为我照亮了引导服务对象走出毒品阴霾的道路,其运用中的种种经历,让我收获颇丰,感悟深刻。
“澄清”,是驱散服务对象内心迷雾的清风。不少服务对象对自身吸毒行为的根源、毒品对生活造成的影响存在认知偏差或模糊不清的地方。比如,有的服务对象将吸毒归因于单纯的好奇,而忽略了背后深层次的家庭矛盾、社交压力等因素。我通过耐心倾听和适时提问,帮助他们梳理思路,明确问题所在,他才能真正正视问题,为改变奠定基础。
“对焦”,则是帮助服务对象锚定改变方向的罗盘。在与服务对象交流的过程中,话题常常会发散,他们可能会陷入对无关细节的纠结或抱怨。这时,我会运用对焦技巧,引导他们聚焦核心问题和关键目标。例如,在制定戒毒康复计划时,有的服务对象会过度关注戒毒过程中的身体不适,而忽略了心理康复和预防复吸的重要性。我会适时引导他们将注意力对焦到如何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应对心理渴望等关键方面,使康复计划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然而,在运用“澄清和对焦”技巧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部分服务对象对自身问题存在抵触情绪,不愿意深入探讨,使得澄清工作难以推进;另一方面,在复杂的信息和情绪中准确对焦并非易事,需要社会工作者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专业素养。
通过这两项技巧的运用,我们能够帮助服务对象拨云见日,找到问题的核心和改变的方向。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磨砺这两项技巧,以更专业、更有效的服务,助力服务对象摆脱毒品的束缚,走向新生。
黄浦工作站打浦桥社工点 周旻旻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