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禁毒工作的持续加强,越来越多的吸毒人员通过社区康复、社区戒毒或自愿戒毒等方式成功戒断毒瘾。然而,戒毒之路远非一朝一夕之功,戒断后的后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吸毒人员能否顺利融入社会,防止复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康复。以下是个人对后续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提高吸毒者参与后续教育模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强化个人责任感与自我认知
首先,要激发吸毒者的内在动力,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改变的主体所承担的责任。通过一对一的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他们反思吸毒行为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增强自我认知,明确戒毒目标,从而提高参与后续教育的积极性。
2.设计符合需求的个性化教育方案
考虑到吸毒者的个体差异,后续教育模式应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个性化的帮教方案。这包括根据吸毒者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吸毒类型及程度等因素,量身定制帮教内容和方法。通过灵活多样的帮教形式,如案例分析、小组活动、互动沙龙等,激发吸毒者的兴趣和参与度。
二、帮助吸毒者建立正确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1.实施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可以帮助吸毒者识别和改变有偏差的认知模式和行为习惯。通过引导吸毒者识别并挑战负面思维、建立积极的自我对话、学习情绪调节技巧等步骤,逐步改变其错误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同时,结合行为疗法原理,制定具体的行为改变计划并督促执行,以巩固疗效。
2.加强社会技能训练与价值观引导
为了帮助吸毒者更好地融入社会并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网络,应加强社会技能训练和价值观引导。通过教授沟通技巧、冲突解决策略、时间管理技巧等社会技能,提高吸毒者的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同时,通过生命教育、道德教育等方式引导吸毒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构建支持系统与持续关怀
吸毒者的康复之路充满挑战和困难,因此构建一个全方位的支持系统至关重要。这包括家庭支持、社区支持、专业机构支持等多个方面。通过加强与家庭成员的沟通和合作,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支持环境;通过社区组织和志愿者的参与,为吸毒者提供生活上的帮助和心理上的支持;通过专业机构的定期随访和评估,确保帮教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此外,还应关注吸毒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干预服务,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并重建自信。
三、结论
对吸毒人员后续教育模式的思考不仅关乎个体的康复与成长,更关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通过提高吸毒者参与后续教育模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和行为模式,我们可以为吸毒者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康复服务促进他们成功戒毒并回归社会。
宝山工作站 俞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