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它不仅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层次丰富、变化多端的象征,每一块都有其独特的风味与口感,等待着我们去细细品味与探索。而“巧克力哲学”,这一看似平凡却又深邃的比喻,恰如其分地描绘了禁毒社工在日常工作中所展现的灵活与开放策略。
“巧克力哲学”的核心,在于其灵活性与开放性。
一、灵活应对,注重个案差异
在开展禁毒服务过程中社工不应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和框架,而应像巧克力一样,勇于尝试不同的组合与变化,以适应不同情境下对象的需求。这种灵活性,不仅体现在对象问题解决方案的创新上,更体现在对服务对象个体差异的尊重与理解上。例如:当面对比较敏感、低自尊的对象时,社工不能直接切入面谈的主题,需要注意自身言语的使用和行为方面的表现,并且还需要关注到对象当时情绪反应,结合日常的评估找到与对象的交流契机,逐步推进面谈目标的实现。又比如:当社工面对情绪激动,言语尖锐的对象时,冷处理等待对象平静下来,再开展后续的面谈服务,要比着急的向对象解释问题,更能体现社工的真诚了解和同理心,彼此传达的信息会更加的准确和完善。
每一个服务对象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问题和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社工需要具备高度的个性化服务能力,以开放的心态去倾听、去感受,从而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支持。
二、开放沟通,促进多方协作
建立开放沟通模式:通过搭建小组和项目活动的平台,在对象之间建立一种基于平等、尊重和信任的开放沟通模式。这种沟通模式能够促进信息的共享和彼此之间的理解,有助于激发对象之间对共同性问题的共鸣,找到更好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开放式的沟通,成员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想法、需求和感受,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互帮互助的同伴关系。
促进多方协作:社工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需要积极促进政府、居委会、社会组织等多方之间的协作。通过多方合力,不仅能够解决对象所面临的问题,提升对象融入社区的能力,而且这种开放性的协作方式有助于增强对象的抗逆力、社区的凝聚力,也促进社区的和谐与发展。
“巧克力哲学”强调了社工的包容性与人文关怀。
一、积极接纳,包容尊重
就像巧克力有各种不同的口味和配料一样,禁毒社工需要接纳和尊重服务对象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不因对象过去的行为而有所歧视。这种接纳不仅是对他们个人的尊重,也是建立专业助人关系的重要前提。例如:当社工与同性恋对象服务时,发现双方的价值观出现了迥然不同的差异,社工需要用同理心来提高对对象的问题、思考、感觉或是他自身表达和描述的情形的敏感度。同时,对这种格外复杂群体成员的冲突、矛盾和文化差异有所认识。必须在互动关系中尽可能地调整自己,摒弃过于狭窄的思维定式看待对象,采取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更多的可能性。这样才能与对象建立起牢固信任的专业关系。同时,禁毒社工还应积极倡导社区对药物滥用人员给予包容性支持,在推动禁毒工作社区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宣传及社区活动,推行平等尊重的友好社区氛围,促进社区内不同群体之间的和谐共处。这种包容性支持有助于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二、人文关怀
禁毒社工在开展服务时,人文关怀是一个核心内容,它贯穿于整个服务过程中,旨在帮助服务对象及其家庭重建生活,回归社会。
情感支持:禁毒社工应与服务对象建立情感上的联系,给予他们关心、理解和支持。通过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心理疏导:针对服务对象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禁毒社工应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服务,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增强自我认知和应对能力。
生活关怀:禁毒社工应关注服务对象的生活状况,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例如,协助他们解决就业、住房、医疗等问题,改善生活质量。
正如巧克力能够带给人们温暖与甜蜜的感受一样,禁毒社工也应致力于传递正能量与希望,让每一位服务对象都能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与温暖。在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社工不仅是在提供服务,更是在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激发服务对象的内在潜能与力量。
总之,禁毒工作,这一充满挑战与温情的职业领域,要求从业者如同巧克力大师一般,拥有敏锐的洞察力、无限的创意以及深厚的同理心。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和个体需求,禁毒社工需要像调配巧克力配方那样,灵活运用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理解和干预,力求在每一次服务中都能找到最适合的“配方”,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宝山工作站 康娜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