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闻报道显示,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的犯罪案件数量持续攀升,药物滥用群体呈现出显著的低龄化特征。这一现象不仅严重威胁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更成为社会发展中的潜在隐患,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深刻反思。深入探寻这一现象背后的成因,对有效遏制青少年药物滥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社工凭借长期在一线的悉心观察与专业深入的分析,总结出以下几大关键因素。
首先,从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的特质来看,这类药品虽属于管制类药物,但在获取渠道上仍存在漏洞,部分药品通过网络平台、非法代购等方式,能以相对简单方便的途径获得,且购买成本低廉。相较于传统毒品,这些药品更具隐蔽性和 “伪装性”,甚至被不法分子包装成 “电子烟”、“聪明药”、“快乐水”等,导致其更容易在社会上肆意泛滥,极大地增加了青少年接触并滥用的潜在风险。
其次,青少年自身对麻精药品成瘾性物质的认知严重不足。多数青少年缺乏系统的药品安全知识教育,对麻精药品的成瘾机制、严重危害知之甚少,甚至存在认知空白。与此同时,青春期的青少年好奇心旺盛,部分人热衷于追求新鲜刺激,或是为了逃避学习压力、家庭矛盾等现实困境,在不法分子的花言巧语与精心诱导下,误将麻精药品当作 “新奇体验” 或 “解压良方”,最终不幸步入药物滥用的深渊。
在众多因素中,家庭因素在青少年药物滥用问题中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倘若父母关系紧张、不和谐,或是长期忽视对子女的关心与教育,极易严重影响子女的身心健康。社工在大量的个案接触中发现,许多服务对象来自单亲家庭或问题家庭,这些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家庭引导与情感支持,在青春期这个充满迷茫与探索的阶段,极易因渴望认同感而结交不良朋辈群体,最终不幸染上药物滥用等不良嗜好。
面对引起青少年药物滥用的多重因素,如何为青少年营造 “无毒” 的成长环境。作为社工,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社工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与学校进行深度合作,深入校区,通过举办禁毒知识讲座、情景模拟、互动游戏等多样化活动,向青少年普及麻精药品的基本知识和滥用危害,增强他们的识毒、防毒、拒毒能力。
其次,对于已经出现药物滥用问题的青少年,社工要及时介入,提供专业的个案服务。通过建立信任关系,深入了解青少年药物滥用的原因和经历,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方案。同时,运用心理辅导、行为矫正等专业方法,帮助青少年摆脱药物依赖,重建健康的生活方式。
同时,社工要重视家庭系统的作用,帮助问题家庭成员开展家庭治疗和家庭关系修复工作。针对家庭关系紧张、沟通不畅等问题,组织家庭会议,引导家庭成员坦诚交流,增进彼此理解。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增强家庭对青少年的支持和保护功能。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承载着时代赋予的重任。当前,青少年药物滥用已成为不容忽视的成长阻碍,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界凝聚合力,为青少年筑牢防护屏障。作为社工,我们将以专业为帆、责任为桨,始终坚守助人自助的理念,在预防教育、干预帮扶中积极作为,为守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倾注力量,让青春在无毒的晴空下绽放绚丽光彩。
宝山工作站 侯婷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