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一部国产动画片“哪吒·魔童降世”燃爆了整个夏天,故事中“哪吒”从一个被世人定义为“妖怪”的人,从开始的破罐子破摔去顺从世人偏见的“魔童”,到自身对于命运的态度发生转变,用自己“生而为魔,那又如何?反抗所有的命中注定,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的态度,与自己的命运顽强斗争的故事。


在现实生活中,戒毒人员夏小明,也在用实际行动去突破世俗的偏见、社会的标签、环境的限制,逐渐成为自己人生中的英雄。2019年7月30日夏小明再一次走进干巷敬老院,冒着酷暑亲手为老人们送上自家种植的400多斤蟠桃,仍像往常一样和这里的老人们坐在一起聊聊家常,“吴老伯你的血压这两天还好哇?”“李老伯你在敬老院的饭菜还吃的惯哇?”其中有位老奶奶拉着夏小明的衣角,撅着嘴说:“你要多来看望我们哦,下次买点饼干来,我想吃饼干了。”老人们开心的吃着桃子,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夏小明家的桃子真甜,夏小明已经成为老人们心中的大好人!干巷敬老院的马翠英院长,代表老人们给夏小明送上了锦旗,感谢他“真情捐赠为老人,无限关怀献爱心”。
但是不为人知的是,老人们心中的大好人,曾经是被社会排斥的“大坏人”。曾经的夏小明有着10多年的吸毒史,因为吸毒身体逐渐出现丙型肝炎、肾萎缩、脾肿大、肝硬化、糖尿病等各种疾病,妻子也和他离婚远走他乡。村子里的左邻右舍都对他指指点点、敬而远之,社会上的用人单位在听到他是吸毒人员后纷纷将他拒之门外。特别是在夏小明治疗丙肝的道路上,因为进口药价格昂贵用不起,国产药效只能起到缓解作用,当时的夏小明就此放弃了治疗,放弃和命运做斗争的希望,然后破罐子破摔,跟着社会上的人混日子,过着活一天算一天的日子。


正是这个时候,社工将他的情况向上级部门进行了汇报,随之而来的是,区禁毒办和区红十字经过大数据分析,了解到在注射海洛因的吸毒人群中有超过百分之七十的人员均患有丙肝,他们中丙肝治疗困难成为大部分戒毒人员的生存难题,于是金山区“博爱助医-丙肝康复”项目孕育而生,夏小明很幸运的成为了被该项目资助的一员。同时,在夏小明社区戒毒期间,他所居住的白漾村委也积极帮助他就业安置,助其考出“护林员”证书,成为“白漾生态林”中的一名护林员,这一切让夏小明深切地感受到了来自政府部门对他的关心和帮助。这份鼓励与支持,激发了夏小明自我改变的源动力,他觉得:就算自己吸过毒,就算自己有很多疾病,那又如何?政府没有放弃她,他就更不能放弃自己,他决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回报社会,让人们知道戒毒人员不都是坏人,戒毒人员同样有血有肉有真情有付出!自2016年2月认定戒断后的夏小明至今没有复吸,期间他用学到的护林知识帮助家中的父母种植蟠桃,丰收后的夏小明不忘回馈社会,定期向敬老院赠送蟠桃、鱼虾和其他各类食品与物品,现在人们眼中的夏小明已经不是原来的夏小明。
一个人改变动机,有时候可能是一本书,有时候可能是一个人,有时候可能是一件事,而我们生活中的戒毒人员,像极了影片中的“哪吒”,人们对他们的成见,就像一座座大山,戒毒人员就像命中注定一样被社会歧视和边缘化。那么作为禁毒社工的我们,除了积极倡导社会大众尊重和接纳戒毒人员的同时,更应主动去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小宇宙,激发自身的正能量,帮助他们戒毒康复,重新融入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