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某,男,1963年2月出生,小学文化,没有犯罪前科,因轻信朋友,在一次朋友的生日聚会上,由于酒喝多了,一时之间头脑也不清不楚,朦朦胧胧间听信了朋友的花言巧语,要给他尝试一种新型产品,吃了之后会飘飘欲仙,非常舒服,精神也会好上百倍。于是,在朋友的诱惑之下,潘某第一次尝试了毒品——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之后,潘某染上了毒瘾,原本还算富裕的家庭开始变得一片狼藉,妻女离他而去,原来的生意也已经做不下去,开始喝酒、赌博等种种恶习也接连而上……终于,在一次宾旅馆的查检中潘某被公安机关打击,随后,被处以三年的社区戒毒。
在被打击后,潘某相当不服,他觉得自己没有违法犯罪,也没有扰乱社会秩序,只是一个人无聊的时候吸食一点,用来排忧解难而已,为什么要抓自己。签订协议的第一天就向社工不停地抱怨。社工从其犯罪经过看出他的对毒品的危害意识很差,因本次打击对其生活和家庭关系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对此,潘某负有一定的不满情绪。得出此结论后,镇禁毒办和社工决定将其作为重点对象,带他到镇社区康复指导室由康复小组成员及民警对其进行禁毒知识教育。警察具有一定的威慑性,通过禁毒宣传教育,潘某对毒品的危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之后潘某端正了自己的态度,并承诺会认真接受三年的社区戒毒。在社区戒毒期间,镇禁毒办将严格对其进行三年戒毒措施和教育,并要求其积极配社工帮教,按时完成尿样检测,同时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活动。接下来,潘某每月到社工处报到,定期完成尿样检测,社工也通过讲解禁毒知识,加强对其的禁毒知识教育。同时鉴于潘某对社会有仇视和抱怨的现象,社工在帮教过程中也融入了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一次、两次、三次……耐心地心理疏导,缓解了潘某不满情绪,使其正确认识到了自身错误,心理素质在不断地进步中,目前潘某能正确看待社会,积极认真地配合社区康复工作。
社工考虑到潘某无业在家,让他参加了就业激励互助小组,经常带他参加社区活动和各类技能培训,潘某很努力,在提升自身技能素质的同时也接触到了更多的良师益友。年过半百的潘某不想为他人打工,所以在家里挖了鱼塘、养了鸡鸭,做起了小小农家乐的生意,他不辞辛苦,所有的一切农活都一个人扛着,还帮年迈的父母种庄稼。
看到潘某忙碌的身影,我们不禁要为他的责任和担当点赞,他很感谢社工老师一年多来悉心的真情帮教,他说:“以后我一定远离毒品,遵纪守法,做什么事三思而后行就不会犯错了。好好过自己的日子,经营好自己的生意,不断努力奋斗,让生活更加充实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