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开始看这篇文章之前,我想先问各位同工一个问题:你从事禁毒工作有几年了?这几年来你的感受是什么?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发现做这份工作越来越难做了呢?
回忆起近几年来,在我给社工做支持性督导的时候,我经常会听到我们的社工提到“累”、“疲惫”、“职业倦怠感”、“压抑”这些词汇,工作很累、关系很累,甚至什么事情都不做就觉得很累了,我们似乎都比从前更疲惫了,为什么呢?
禁毒社工作为禁毒帮教任务执行者之一,日常除了频繁走访联系户籍服务对象、带领尿检、毛发采集等常规工作外,还要兼顾大量文书工作:社工与服务对象见面联系、开展活动、走访了解情况等任何工作都要写相应文书作为佐证材料,且专业性要求高。有时写了很多却不符合要求需要重写,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容易让社工产生厌倦。
有部分服务对象对社工存在抵触情绪:服务对象可能因被要求频繁进行吸毒检测等原因对社工工作不理解、不配合,甚至通过谩骂或其他不友好的语言抵制,这给很多社工带来了心理压力,使他们感到工作不被认可,容易产生自卑感、倦怠感等负面情绪。
有时候社工也会滋生很多自身的心理压力。情感耗竭:长期面对戒毒者的痛苦、绝望与反复,禁毒社工极易产生情感耗竭;投入大量情感却难以立即看到成效,会有挫败感。道德冲突:在处理个案时,禁毒社工可能会遇到道德伦理上的困境,比如如何平衡保护戒毒者隐私与履行职业责任之间的矛盾,这些冲突可能引发内心的挣扎和不安。社交隔离: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禁毒社工可能会感到与社会其他群体的隔阂,难以找到情感共鸣和支持,从而导致孤独感和社交隔离,加重心理负担。资源有限:禁毒社工的工作需要充足的经费、场地、设备等资源支持,有时候这些支持系统的匮乏,影响了社工工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使社工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如果你是一名认真负责的社工,甚至你当这份工作是终身事业在努力经营时;那么,你忙碌一天,晚上休息时,有一种感觉说:今天好累呀,感觉自己好疲劳。
其实这是正常状态。工作一天后的疲惫,是身体发出的温柔提醒——它在说:“该停下来充充电了。”洗个热水澡,酣然睡去,次日晨光中又能元气满满地出发。对我而言,适度的疲劳反而像个信号,催促我沉入深度休息,让身心完成自愈。
那么同工们,如果你真的已经被工作中的疲惫、焦虑裹挟,我们可以做一些什么呢?
一、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
制定工作计划: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和时间,避免任务过度堆积导致压力过大。
设定工作界限:下班后不再思考工作,将工作与生活分开,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
二、提升专业能力
参加培训学习: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难题,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总结工作经验:定期复盘工作,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获得社会支持
同事支持: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分享工作经验和感受,互相支持和鼓励。
家庭支持:与家人保持良好的沟通,获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缓解工作压力。
专业督导:定期接受专业督导,获得专业指导和心理支持,解决工作中的困惑。
四、关注自身心理健康
自我调节:学习运用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缓解工作压力。
五、改善工作环境
优化办公环境:保持办公环境整洁、舒适,提高工作的舒适度。
争取资源支持:向领导和相关部门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减轻工作负担。
最后我想说,实际上疲劳是正常的,但“心累”确实需要刻意修复。我把自己每天都会做几个微小练习分享给大家。
云朵冥想:凝望天空,让目光追着一朵云的轨迹,观察它的光影变化。呼吸会不自觉放缓,思绪也随之舒展。
感官唤醒:晨跑时感受清风拂面、春意盎然,让听觉、触觉、嗅觉全部苏醒。带着这份“全然存在”的状态回归日常,连琐事都变得清晰而值得享受。
规律睡眠是基础,而一场与自然相拥的短途旅行更能彻底重启身心——把自己交给山川、星辰,让紧绷的弦自然松弛。
放松,不该是奢侈,而应像呼吸般自然。
紧张与松弛、努力与放下,如同生命的双翼。别让单一的焦虑能量吞噬自己,学会在河流中自在游弋,才能让生命始终热气腾腾。愿你在每个当下,都能听见身体的声音,温柔地接住自己。
祝愿每一位同工都能对自己温柔以待,也祝愿我们的禁毒事业蒸蒸日上!我想,办法总比困难多,不放弃,不纠结,不害怕,认准目标,向前跑,一切都会更好,加油!
黄浦工作站半淞园路社工点 朱妍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