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下午,社工一行人带着新制作的林则徐生平史绩展品材料走进小学校园。这次的教学有些特别,因为我们刚刚参观了”林则徐生平史绩全国十馆联展”,社工决定将展览的精华带进课堂。
学校一楼的长廊上放满了”林则徐生平史绩”,当我展示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图片时,孩子们的眼睛都亮了起来。”老师,林则徐不怕那些坏人报复吗?”一个男孩举手问道。我点点头,顺势讲起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故事。
让我意外的是,孩子们对这段历史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当我拿出仿制的鸦片模型时,他们纷纷露出厌恶的表情。”原来毒品这么可怕,连林则徐都要花这么大力气来禁绝。”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若有所思地说。
课后,几个孩子围着我问个不停:”社工老师,现在还有像林则徐这样的禁毒英雄吗?””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远离毒品呢?”他们的问题让我既欣慰又感动。
回办公室的路上,夕阳正好。我想起展览中林则徐的名言:”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这种精神穿越了近两个世纪的时空,依然在今天的课堂上激荡着孩子们的心灵。
作为社工,我常常思考如何让禁毒教育更生动有效。这次将历史展览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我看到了新的可能。历史不是冰冷的过去,而是可以照亮现实的一面镜子。
晚上整理工作笔记时,我郑重写下:”禁毒教育要扎根历史,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林则徐的精神通过我们的工作得以延续,这就是社工工作的意义所在。
独自走在秋日的街道上,我的心中充满希望。明天还要去另一所学校,继续将历史的智慧传递给更多的孩子。这份工作让我明白: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精神的传承者。
青浦工作站白鹤社工点 周丹静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