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第三代毒品对社会的威胁,并提升虹口区禁毒社工的专业能力,4月16日,自强虹口工作站特地邀请上海青东农场医院的病区护士长王垚华老师来为禁毒社工开展了《揭秘新精神活性物质》的专题培训。本次培训聚焦新精神活性物质(NPS)的最新动态,系统解析其定义、分类及滥用危害,帮助禁毒社工进一步了解第三代毒品的特性、危害以及风险识别,丰富了禁毒工作的知识储备。
培训开始,王老师先介绍了新精神活性物质的专业定义和化学框架下的分类;并结合自己的日常医疗服务,深入浅出的跟大家分析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各种常见类别:合成大麻素、新型苯二氮卓类、合成卡西酮类、合成阿片类以及色胺类。不仅如此,就各类别中具有代表性的且危害偏大的新精活物质还做了详细说明,尤其是经常被违法犯罪分子用于麻醉抢劫/约会迷奸的组合药:三唑仑-尼美西泮(一粒眠)-氟硝西泮(蓝精灵);镇静催眠药的迭代更新:巴比妥类-苯二氮䓬类-唑吡坦;冰毒的升级版:4甲基-甲基卡西酮(喵喵);阿片类毒性天花板:芬太尼和卡芬太尼;以及当下滥用情况比较严重的依托咪酯-美托咪酯-替来他明这一条脉络的迭代蔓延;还有常用于男同助性的RUSH和已经引起高度重视的笑气的危害性。
通过此次培训,虹口的禁毒社工们不仅了解了新精活物质(NPS)的多样性与危害性,也认识到自身在禁毒工作环节中的重要社会责任。面对不断迭代更新的毒品形式,只有持续学习、掌握最新知识,才能更有效地开展禁毒宣传与干预工作。
自强虹口欧阳路社工点 张文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