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婉出生在一个优渥的家庭。父亲凭借大学时积累的学识与敏锐商业眼光,经营着一家公司。母亲虽只是大专毕业,却将公司财务打理得井井有条。父母感情甚笃,对小婉更是关爱有加,只是管教颇为严格。在这样的环境下,小婉学习成绩虽不出众,但凭借自身努力,大专毕业后毅然踏上创业之路。
创业初期,小婉面临着诸多挑战,精神压力如影随形。一次偶然的聚会,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有人在她的啤酒里偷偷放入了摇头丸。那一夜,在药物的作用下,小婉只觉一切都变得新奇又刺激,紧绷的神经瞬间得到了释放。自那以后,每当精神压力大到难以承受时,小婉便会想起那种 “解脱” 的感觉,忍不住再次触碰摇头丸。后来,在生意场上的应酬中,小婉听闻冰毒有减肥功效。对于经常应酬的她来说,保持身材成了一大难题。怀着侥幸心理,小婉开始尝试冰毒。令她惊喜的是,体重确实逐渐下降,身材愈发苗条。而且,在停用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身体似乎并没有明显的成瘾症状,这让小婉更加放纵自己。然而,长期吸食毒品的危害渐渐显现,小婉的皮肤变得糟糕,黑眼圈浓重,毛孔粗大,整个人看上去憔悴不堪。尽管内心深知毒品的危害,可每当看到体重反弹,小婉还是难以抗拒冰毒的诱惑,再次陷入吸毒的深渊。
命运的转折总是猝不及防。在一次警方的突击行动中,小婉被抓了个正着。那一刻,小婉的世界仿佛瞬间崩塌,她满心恐惧,不是为自己即将面临的处罚,而是害怕父母知晓此事。由于是初犯,小婉被判处社区戒毒。
在社区戒毒的日子里,小婉结识了负责帮教她的社工。初次见面,社工的眼神中透露出专业与关切,同时也带着一丝严肃。社工郑重地告诫小婉:“我们的帮教是有严格保密原则的,这次社区戒毒,我们会竭尽全力帮助你。但你一定要清楚,如果下次再被抓到,等待你的就是劳教,到那时,你父母必然会知道一切。” 这番话如同重锤,狠狠地敲在小婉的心上,让她更加坚定了戒毒的决心。
社工对小婉的关怀细致入微,不仅时刻关注她的戒毒进展,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耐心地给她普及各种毒品知识。社工从摇头丸对神经系统的严重损害讲起,详细描述了它如何破坏神经细胞之间的正常传导,导致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对于冰毒,社工更是深入剖析,讲解它是如何侵蚀身体各个器官,从心脏的功能受损到免疫系统的崩溃,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让小婉听得毛骨悚然。小婉第一次如此深刻、全面地了解毒品的危害,回想起自己曾经的种种行为,她后怕不已。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曾经的侥幸心理是多么愚蠢,自己还如此年轻,尚未结婚,本有着无限美好的人生等待她去开启,绝不能就这样被毒品毁掉。
为了帮助小婉彻底戒除毒瘾,社工精心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定期的唾检和尿检,就像高悬在头顶的警钟,时刻提醒着小婉不可再犯错。只要时间允许,小婉都会积极参加社工组织的小组活动。在小组活动中,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戒毒的心路历程。有的人讲述自己在戒毒过程中身体的痛苦反应,有的人倾诉内心与毒品斗争时的煎熬。小婉静静地听着,她发现原来自己并不孤单,有这么多人都在为了摆脱毒品的控制而努力。在这个充满理解与支持的环境里,小婉感受到了温暖与力量,也更加明白,戒毒并非她一个人在战斗。
尽管身体上的成瘾症状相对不那么严重,但心瘾却如同鬼魅一般,始终缠绕着小婉,难以驱散。每当夜幕降临,万籁俱寂之时,孤独与压力便如潮水般向她涌来,小婉的脑海中就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毒品带来的那种 “愉悦”。在那些艰难的时刻,社工成了小婉最坚实的依靠。她会迫不及待地给社工打电话、发消息,倾诉自己内心的挣扎与痛苦。社工总是耐心倾听,哪怕有时无法立刻给出解决办法,但仅仅是将内心的情绪倾诉出来,小婉都感觉精神上轻松了许多。
在社区戒毒的日子里,小婉的生活慢慢步入正轨。她重新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生意中,努力弥补因吸毒而荒废的时光。每一次面对生意场上的挫折与压力,小婉都会想起社工的鼓励,想起自己曾经因为吸毒而遭受的痛苦经历,从而坚定地拒绝毒品的诱惑。有一次,生意上遭遇了重大危机,合作伙伴突然撤资,资金链面临断裂。巨大的压力让小婉几乎喘不过气来,恍惚间,毒品带来的那种虚幻 “解脱” 又在脑海中浮现。但她咬着牙,强忍着内心的冲动,给社工打了电话。在社工的安慰和鼓励下,小婉冷静下来,积极寻找解决办法,最终成功化解了危机。
时光荏苒,三年的社区戒毒时光在不知不觉中转瞬即逝。经过无数个日夜的不懈努力,小婉终于彻底戒除了心瘾。如今的她,站在镜子前,看到的是一个容光焕发的自己。皮肤重新变得细腻光滑,眼神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自信,整个人洋溢着青春的活力。社工的回访仍在继续,小婉与社工之间的联系也从未中断。每当小婉感觉精神压力大时,她依然会毫不犹豫地向社工寻求帮助。在小婉心中,社工早已成为她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陪伴她走过那段黑暗的日子,迎来光明的未来。
回首那段不堪的过往,小婉感慨万千。她深知,是社区戒毒给了她重新做人的机会,是社工无微不至的关爱与帮助让她重拾生活的信心。一定要远离毒品,珍惜生命。因为她明白,只有彻底告别过去,才能真正拥抱美好的未来。
青浦工作站华新社工点 杨冬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