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对象B,男性,80后,初中学历。服务对象幼年丧父,其母改嫁,虽然与母亲及继父共同生活,但与继父关系一般,毕竟存在着隔阂,于是成年后,脱离家庭,独自生活。因缺乏父母的管教,服务对象结交了社会上的各色朋友,也养成了抽烟、酗酒、混迹歌舞厅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在此期间,服务对象有稳定的工作,也娶妻生子了,但还是没有定下心来,经常的出入各娱乐场所,妻子对其行为从劝导到失望。偶然一次,服务对象终于在朋友的教唆、引诱下吸食毒品,被处罚款。经过此次吸毒,其妻结合其之前的种种行为,向其提出了离婚,他的婚姻走到了尽头,孩子也判给了母亲。从此之后,服务对象痛改前非,与之前“三教九流”的朋友断绝联系,通过自身的努力,与朋友合作,做起了生意。随着生意的蒸蒸日上、个人价值感的提升,他又出入于娱乐场所,终因交友不慎,他再次吸食毒品并被责令社区戒毒。
在此期间,社区民警、村居志愿者、社工与B共同签订“社区戒毒协议”,督促B完成定期不定时的22次尿样检测,同时在定期走访过程中,不间断宣传毒品知识及危害;定期对其家人进行面谈,以掌握其思想动态,及时干预;社工还会邀请B共同参与禁毒宣传,用自身的经历去影响居民,学生。在此基础上,社工教导B拥有良好朋友圈的重要性,告知其益友能够给其传递正能量、使其步向光明,而损友带来的将是再次沦落毒品的深渊,让B认清身边的朋友。复吸是大部分药物滥用者面临的重大障碍,社工传授B防复吸的技巧以及对"高危情景"的应对。通过对高危情景的假设,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及解决方法,对于他的正面想法和处理方法予以肯定,碰到偏激、不足之处的地方给予及时指出,然后社工循序善诱,引导他说出适合的解决之道。对于B的异常、近况等,社工及时和社区民警、村居志愿者沟通,共同解决B的问题及困难。
目前B已成功脱离毒品,并组建了新家庭,在事业方面也取得了成功,开启了新的人生。
金山工作站山阳社工点 李丹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