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杰原本是金山一个小镇的青年,初中毕业后,因为成绩不好,经过父母的介绍,进入一家服装厂工作,因此也对服装行业有了一些了解。工作了几年,阿杰认为三班倒的生活太辛苦,而且工资收入也不高,并决定辞职,自己创业。
阿杰经人介绍,来到了浙江的一个县城,打算在那里开一家服装店。阿杰自己学过一些简单的修补技术,为人也勤快,服装店的生意蒸蒸日上,阿杰的钱包也随之鼓起来。伴随着阿杰的服装店生意日渐红火,阿杰身边的“朋友”也多了起来,经常约着阿杰前往KTV、洗脚店等娱乐场所。一天晚上,阿杰和朋友们又来到一家娱乐会所饮酒作乐,其中一位朋友拿出一颗彩色的药丸让阿杰试试,他告诉阿杰吃了这个药丸会让人提神醒脑,并且没有副作用。阿杰在酒精的作用下,迷迷糊糊的就吃上了。吃了之后,确实精神振奋不少,而且后面几天阿杰也并没有什么不适。
过了一段时间,随着电商的兴起,阿杰的服装店生意每况愈下,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此期间,阿杰的“朋友”以让阿杰放松放松为由,又给阿杰介绍了一款“新药”,号称副作用更小。有了之前的经历,阿杰放松了警惕,他为了暂时忘却烦恼,毫不犹豫地吃了起来,渐渐地,阿杰越陷越深,对这款“新药”产生了严重的依赖,直至东窗事发,他才知道他是在吸食毒品,并且戒不掉了。
签订了社区康复协议,社工一开始接触阿杰时,他是抗拒的,他认为吸毒是自己的事情,与别人无关,不需要别人来管。经过多次沟通,社工感受到了阿杰的逆反心态,于是社工决定从阿杰的父母找突破口。从阿杰的父母口中了解到,阿杰从小的生活平稳,与父母的关系也不错,后来因为在外地做生意,父母对于阿杰的了解情况渐渐变少。现在,因为出了事,父母也希望阿杰能够回到身边,这样父母对阿杰也有个照应。于是,社工与阿杰的父母经常保持联系,从阿杰的父母处及时了解阿杰的生活动态。
另一方面,社工通过与阿杰定期毒检减弱阿杰对社工的反感。在一次常规的毒检中,阿杰毒检结果呈阳性,但是阿杰坚持声称没有吸毒,是因为最近感冒吃了感冒药。阿杰生怕社工不相信自己,还把自己的感冒药盒找出来。社工选择相信阿杰,并且和社区民警说明了情况,一致决定让阿杰过几天重新作检测。几天后,阿杰的检测结果正常。阿杰对于社工的信任非常感谢,渐渐降低了对社工的戒备。随着时间的推移,阿杰看到了社工对于自己的帮助,终于选择向社工打开心扉:自从吸了毒,身边的朋友都离开了自己,甚至父母对自己都是将信将疑,所以他对于社工的信任表示很感激。社工感受到阿杰的改变后,马上乘胜追击,希望阿杰能够及时净化之前的朋友圈,建立新的朋友圈。在年初的招聘会上,社工也鼓励阿杰前往应聘,希望通过新的工作帮助阿杰建立对未来生活的信心。阿杰的服装加工技能也让他在招聘会上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正当社工以为阿杰终于稳定下来时,一天,阿杰向社工打电话,表示服装厂工作太辛苦,除了上班就是睡觉,没有自己的时间,想辞职。社工听了阿杰的描述后,希望阿杰三思而后行,一来阿杰的父母年纪大了,需要阿杰照顾;二来虽然服装厂工作繁忙,但是收入稳定,而且离家近,生活有保障。阿杰听了社工的开导后,答应在好好想一想。最终决定留了下来,由于现在服装厂人员紧缺,年轻力量更是少之又少,没有多久,阿杰被提拔为了一个小组的组长,工资也涨了一些,阿杰也有了一些成就感。此时的阿杰也很感谢社工当时的开导,否则一旦辞职无所事事,很有可能再走上老路。现在,工资收入提高了,工作也得到单位的认可,渐渐重拾信心,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未来会更好。
金山工作站枫泾社工点黄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