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翔,出身小康,名校毕业,跻身世界五百强,拥有令人艳羡的人生起点。然而,2005年朋友聚会中一次出于好奇的涉毒尝试,瞬间撕裂了这幅美好画卷。毒品迅速吞噬了他的健康、事业与财富——健硕的身躯变得形销骨立,稳定的工作化为乌有,多年积蓄耗尽后更陷入借贷泥潭。昔日的和睦家庭被猜疑与痛苦笼罩,人生目标可悲地坍缩为对毒品的单一渴求。直至2018年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才为这绝望的循环撕开一道裂缝。
初次接触,小翔的抵触深重,恐惧社工的歧视,更怀疑其是“公安眼线”。社工敏锐捕捉到这些障碍,以尊重、平等、接纳的核心原则,尤其是严守保密伦理的承诺,如同一束稳定而温暖的光,穿透了不信任的坚冰。“有社工在就有安全感”,这句话精准概括了专业关系初建的核心成果,一个安全、可信赖的支点得以确立,为后续深度干预奠定了不可替代的基础。
随着心扉渐开,小翔袒露了吸毒的过往与好奇的源头。社工在此过程中,敏锐识别并锁定了阻碍其回归正常生活的核心心理障碍——泛化的被害妄想。出租车空气、早餐店馒头、马路扬尘甚至父母买的熟食,在他眼中都潜伏着毒品威胁。这种对日常生活极度扭曲的恐惧,是其精神创伤与毒品后遗效应的深刻显现。社工并未简单否定其恐惧,而是以持续的耐心与理性引导,温和地帮助他将认知之锚重新定位于现实:“过度紧张不利于保持远离毒品的决心”,这种基于认知行为理念的疏导,最终驱散了弥漫的疑云,其心理状态趋于稳定。
2021年7月,小翔成功被认定为三年戒断人员,标志着生理脱瘾的重大胜利。社工精准把握这一关键节点,创造性地搭建社会参与平台,邀请其加入小组活动与社区禁毒巡讲。这一举措成为其人生蜕变的催化剂。在巡讲台上,小翔以“过来人”身份进行现身说法,其真实经历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他拓展了健康的社会联结,与其他志愿者的合作,编织了积极正向的人际网络。小翔实现了社会价值,其讲述成为社区禁毒宣传最生动、最具说服力的教材,完成了从受助者到贡献者的华丽转身。
今日的小翔,身心状态稳定,思想积极健康。更为珍贵的是,曾经破碎的家庭纽带得以修复,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重新成为他抵御诱惑、巩固操守的最强堡垒。家庭支持系统的重建,是预防复吸、维持长期康复成效不可或缺的稳固基石。
小翔从深渊重回阳光之下的历程,是个人顽强意志、家庭不离不弃的温情,更是专业社会工作秉持价值伦理、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持久耕耘所结出的希望之果。它有力证明,即使在毒品摧毁的废墟之上,在专业之光的照耀与牵引下,生命依然可以重新扎根、抽枝展叶,绽放出新的意义与光彩,为更多迷途者点亮回归的航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