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山嘴渔村海风轻拂,“最好的未来 —— 未成年人希望感培育项目”之“生涯启蒙之旅”主题活动温情开启。本次活动聚焦启发职业认知、培养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三大目标,为参与的 10 组家庭带来了一场寓教于乐的成长之旅。
集合后组员们逐一介绍自家特色,每个家庭都收获了充满童趣的昵称,像“渔网世家”、“多肉小筑”等,现场笑声不断,氛围瞬间活跃。“渔”味无穷环节中,民兵奶奶坐在挂满渔网的老渔船上,手里摩挲着旧时代的渔猎工具,讲述当年在风浪中护村守海的峥嵘岁月,孩子们瞪大眼睛围坐倾听,不时举手提问。艾草锤制作时,涵涵和杰杰跟着指导阿姨将艾草铺进棉布,抡起小木锤一下下捶打,空气中弥漫着艾草的清香;渔货竞猜环节,小陈和小布丁看着玻璃柜里的海产标本,精准报出黄鱼、鲳鱼等名称,引来阵阵掌声;织渔网、打水手结时,大家跟着渔民师傅穿梭线绳,虽手指被勒得发红却乐在其中。
多肉微景观体验成为生涯启蒙的创意课堂,园艺老师先讲解植物养护知识与景观设计理念。妙妙挑选多肉时认真对比叶片形态,说想当 “植物医生”;笑笑用小石子铺出蜿蜒小路,规划“迷你公园”,展现空间设计潜能。孩子们在搭配绿植、装饰景观中,悄然接触园艺师、景观设计师等职业领域。
船模体验环节聚焦航海职业启蒙,船模老师详解船舶设计师的工作内容与航海工程师的职业技能。小鑫钻研船身结构时追问 “怎么设计能抗风浪”,展现工程职业潜能;小吴完成桅杆拼装后说 “造船师要懂数学和物理,我要好好学习”,将职业认知与学习目标关联。
活动尾声的分享会上,轩哥晃着手里的艾草锤说:“织渔网时线总打结,让我知道渔民伯伯的辛苦,每份工作都不容易。” 家长军哥感慨:“孩子回家后拉着我讲民兵奶奶的故事,还主动整理体验工具,责任感明显增强。”倩倩坦言,这样的实践让孩子在触摸渔村文化中了解社会需求,瑛瑛也点赞活动让孩子发现自身动手潜能。
此次活动让未成年人在渔村文化浸润中拓宽职业视野,在动手实践中探索自身潜能,更在温情互动中播下责任与奉献的种子,为未来生涯规划增添亮色。
金山工作站朱泾社工点黄珉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