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老师,这是我妈妈天不亮就起来做的青团,艾草是刚从田埂边摘的。她包的时候一直念叨说您平时帮了我们家这么多忙,一定要让您尝尝这春天的味道!”前不久,我收到了服务对象秦某送来的一盒还冒着热气的青团,打开时艾草和糯米的清香气息扑面而来。
秦某是我的一名服务对象。2014年,秦某在朋友的引诱下陷人吸毒泥潭。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秦某被执行社区戒毒。2019年,秦某前往国外经商,却因投资失误而以失败告终。2023年回国后,父母因秦某花光了家中的积蓄而颇有怨言,再加上秦某患有严重的高血压,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家庭矛盾日益尖锐,一家人笼罩在压抑的氛围中。
我察觉到秦某家庭存在的问题,为防止秦某因压力过大复吸,我决定主动介入。多次家访中,我与秦某的父母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到他们希望秦某能到自家经营的殡葬服务店帮忙,分担家庭责任。然而,秦某对此却十分抵触。同时,秦某的儿子学习成绩起伏不定,他却因文化水平有限,无法给予有效的辅导,这也让作为父亲的他内心充满愧疚。
为了缓解家庭矛盾,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与理解,我邀请秦某和父母一同参加家庭联谊沙龙活动,通过专业的沟通技巧培训、家庭后续照管知识讲解以及角色互换体验等环节,让秦某和父母在互动中深切体会彼此的不易,父母逐渐理解了儿子在外打拼的艰辛和戒毒的痛苦挣扎,秦某也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和关爱。活动结束后,我趁热打铁引导秦某先到店里帮忙,通过亲身体验了解殡葬服务程、熟悉业务,再决定是否接受这个行业。经过一番思考,秦某最终点头同意,决定先试试。
在殡葬服务店帮忙的日子里,秦某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他看到殡葬服务不仅仅是帮助处理逝者的身后事,更是帮助逝者家属渡过失去亲人的难关。这让他想起在戒毒过程中,是家人的鼓励、支持和帮助让他坚持下来,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他意识到,殡葬服务同样是一份充满爱心和意义的职业,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和力量。
就在秦某在殡葬服务中找到自我价值的同时,向日葵爱心助学项目的建立,给他的儿子带来了福音。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匹配,我成功为孩子找到了一位大学生志愿者,建立了“1对1″帮教小组。志愿者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制订了详细的辅导计划,每周定时为孩子进行功课辅导和心理疏导。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儿子成绩明显上升,秦某开心得合不拢嘴。
如今,秦某已经成为殡葬服务店的主要经营者。同时,秦某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主动为村民发放禁毒宣传资料,向大家讲述吸毒的危害。
家庭、社会、政策的支持,构建起“支持一赋能一共创”的系统,助力秦某走出困境,开始新生活,实现了“助人一自助一助社会”的良性循环。这盒青团也在我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因为它承载着秦某一家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金山工站张堰社工点 倪雪英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