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前两天,服务对象小夏(化名)被推进手术室,准备接受胆囊微创手术。术前等候的片刻,他紧紧攥着自强虹口工作站禁毒社工冯智强老师的双手,把自己从发现肿瘤、反复检查到最终确定手术的过程絮絮叨叨讲了一大圈,末了又忍不住反复追问:“这手术会不会有风险?恢复期到底要多久?” 冯社工见他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轻声说起自己的经历:“我当初做类似手术时,也怕得手心直冒汗,也一直追问医生。但医生说的是事实,这类手术已经很成熟了,而且自己后来果然恢复得又快又好。”
这一句平实的分享像一阵春风,让小夏紧绷的肩膀悄悄松缓了些。“您还记得吗?18年前我吸毒那阵出现幻听幻视,整天躲在床底不敢出来,是您一次次上门敲开我的门,把我从床底下拖出来,让我渐渐活成人样子。” 他望着冯社工,声音渐渐清亮:“后来我要找工作,也是您先指导我写求职简历,再陪着我练习面试话术;戒毒最难受的时候,是您每天打电话给我打气,教我摆脱毒瘾的方法;再后来,我染上赌瘾,又幸亏您开导我、劝说我,令我浪子回头。”
小夏这些年的人生轨迹,就在这几句对话里缓缓铺展:冯社工陪着他找到的一份房地产中介工作,成为他终于踏出家门做个正常人的起点;之后进企业,跑业务,攒下资源和经验;再后来他只身去四川创业……如今,虽因大环境影响,只能回到上海,其业务压力陡增,但总算在行业里站稳了脚跟。他翻出手机里的捐款记录,眼里闪着光:“我还给四川希望小学捐了款,那里是我创业待了8年的地方,改变了我很多,我总觉得该做点有意义的事。”
从戒毒时的自我封闭,到如今主动分享成绩与烦恼,小夏始终都和冯社工保持着良性的专业关系,冯社工的适时介入和定期督促,不仅在小夏的戒毒康复层面,更是在他的社会化功能恢复层面,给予了其很大的帮助。两小时后,手术室门打开,医生告知:手术很成功。病床前,小夏望着窗外——雨后的天空正悬着一道绚烂的彩虹,他轻轻握着冯社工的手,低声道谢,眼底漾开的笑意,像天边的彩虹般明朗透亮。
自强虹口北外滩社工点 冯智强










